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新语文读本》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3.2 内容分析法第13页
        1.3.3 比较分析法第13-15页
第二章 《 新语文读本 》 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5-21页
    2.1 语文读本的历史沿革第15-17页
    2.2 《 新语文读本 》 的产生第17-21页
        2.2.1 时代发展的需要第17-18页
        2.2.2 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第18-21页
第三章 《 新语文读本 》 的语文教育思想第21-33页
    3.1 目的观 : 立言以立人 , 打好精神的底子第21-23页
        3.1.1 立人语文教育观的内涵第21-22页
        3.1.2 立人语文教育观的体现第22-23页
    3.2 阅读观 : 回归经典 , 坚持开放视野第23-28页
        3.2.1 经典阅读第23-25页
        3.2.2 主体性自由阅读第25-26页
        3.2.3 阅读即对话第26-28页
    3.3 教材观 : 循序渐进 , 重构精神母题第28-33页
        3.3.1 精神母题的内部重组第29-31页
        3.3.2 循序渐进的编排系统第31-33页
第四章 《 新语文读本 》 的语文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第33-41页
    4.1 《 新语文读本 》 的语文教育价值第33-35页
        4.1.1 延伸课本内容第33页
        4.1.2 补充课本内容第33-34页
        4.1.3 引导个性阅读第34页
        4.1.4 提升教师素养第34-35页
    4.2 《 新语文读本 》 语文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第35-37页
        4.2.1 语文素养与语文考试的矛盾第36页
        4.2.2 阅读兴趣与知识底蕴的脱节第36页
        4.2.3 指导取向与阅读内容的偏差第36-37页
    4.3 《 新语文读本 》 语文教育价值实现的策略第37-41页
        4.3.1 树立大语文观 , 突破狭隘功利思想第37-38页
        4.3.2 加强方法指导 , 着力阅读方法形成第38页
        4.3.3 精选阅读篇目 , 培养高雅审美能力第38-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9页
附录A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安电影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主体思维构成
下一篇:关于中国高中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