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的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9页 |
1.3.2 厌学问题的个案工作研究 | 第9-10页 |
1.3.3 厌学问题的小组工作研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项目设计 | 第12-13页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三章 对长春工业大学厌学大学生的小组工作介入 | 第13-28页 |
3.1 小组筹划 | 第13-15页 |
3.1.1 组员的筛选标准 | 第13页 |
3.1.2 招募方式 | 第13-14页 |
3.1.3 组员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3.1.4 问题评估 | 第15页 |
3.2 小组名称 | 第15页 |
3.3 小组类型、目标 | 第15-16页 |
3.3.1 小组类型 | 第15页 |
3.3.2 小组目标 | 第15-16页 |
3.4 小组介入过程 | 第16-28页 |
3.4.1 第一次活动:最好的开始 | 第16-19页 |
3.4.2 第二次活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第19-21页 |
3.4.3 第三次活动:我的学习我做主 | 第21-23页 |
3.4.4 第四次活动:厌学情绪来了怎么办? | 第23-25页 |
3.4.5 第五次活动:新的起点 | 第25-28页 |
第四章 小组工作评估 | 第28-30页 |
4.1 评估方法 | 第28页 |
4.1.1 小组活动前后厌学量表测试结果对比 | 第28页 |
4.1.2 小组组员反馈结果 | 第28页 |
4.2 评估结果 | 第28-30页 |
4.2.1 小组活动前后厌学量表测试结果对比 | 第28页 |
4.2.2 小组组员反馈结果 | 第28-3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0-31页 |
5.1 结论 | 第30页 |
5.2 反思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36页 |
作者简介 | 第3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