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Cr(Ⅵ)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规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铬污染现状第9-11页
    1.2 铬的性质及危害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铬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形态转化第12-13页
        1.3.2 土壤对六价铬的吸附特性第13-14页
        1.3.3 影响六价铬迁移的因素第14-15页
        1.3.4 溶质运移过程模拟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
        1.4.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 创新点与预期成果第18-19页
2 六价铬在壤土中的吸附实验与结果分析第19-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0-21页
    2.3 振荡平衡实验方案第21-22页
    2.4 振荡平衡实验第22-26页
        2.4.1 吸附量计算第22-23页
        2.4.2 等温吸附曲线第23-24页
        2.4.3 平衡实验结果第24-26页
    2.5 小结第26-27页
3 六价铬在壤土中吸附解吸的动态实验与结果分析第27-49页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7页
    3.2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第27-28页
    3.3 混合置换实验方案第28-32页
        3.3.1 示踪实验第30-31页
        3.3.2 动态吸附实验第31-32页
        3.3.3 解吸附实验第32页
    3.4 动态实验结果第32-43页
        3.4.1 弥散系数求解第32-35页
        3.4.2 穿透曲线实验结果第35-43页
    3.5 土壤缓冲性能第43-47页
    3.6 小结第47-49页
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9-57页
    4.1 溶质运移基本理论第49-57页
        4.1.1 平衡模型第50页
        4.1.2 物理非平衡模型——两区模型第50-51页
        4.1.3 化学非平衡模型——两点模型第51-53页
        4.1.4 CXTFIT软件拟合结果第53-56页
        4.1.5 小结第56-57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7-59页
    5.1 结论第57-58页
    5.2 建议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厌学的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
下一篇: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