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副词“就”习得偏误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副词“就”的本体研究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副词“就”的义项分析 | 第11-15页 |
一、就1表示加强肯定 | 第11-12页 |
二、就2表示限制范围、强调数量 | 第12-13页 |
三、就3表示说话人认为时间早或快 | 第13-14页 |
四、就4表示逻辑关系的紧密,承接上文引出结论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副词“就”的句法格式及语义指向 | 第15-20页 |
一、就1的句法格式及语义指向 | 第15-16页 |
二、就2的句法格式及语义指向 | 第16-17页 |
三、就3的句法格式及语义指向 | 第17-18页 |
四、就4的句法格式及语义指向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副词“就”习得偏误分析 | 第20-39页 |
第一节 留学生副词“就”习得情况调查 | 第20-25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0页 |
二、调查问卷的准备 | 第20-21页 |
三、调查目的 | 第21页 |
四、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1页 |
五、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副词“就”的偏误类型分析 | 第25-33页 |
一、副词“就”遗漏偏误分析 | 第26-29页 |
二、副词“就”误用偏误分析 | 第29-32页 |
三、副词“就”误加偏误分析 | 第32-33页 |
四、副词“就”错序偏误分析 | 第33页 |
第三节 副词“就”偏误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一、母语知识负迁移 | 第33-34页 |
二、目的语知识泛化 | 第34-35页 |
三、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 第35-36页 |
四、学生学习策略不当 | 第36页 |
五、教材编写不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副词“就”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 | 第39-49页 |
第一节 副词“就”的教学方法 | 第39-43页 |
一、对比法 | 第39-41页 |
二、归纳法 | 第41页 |
三、情景法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副词“就”的教学建议 | 第43-49页 |
一、对教师的建议 | 第43-46页 |
二、对留学生的建议 | 第46-47页 |
三、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