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类动趋式结构与位移事件表达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1-16页 |
| 1.2.1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1.3 结构安排与语料来源 | 第16-17页 |
| 1.3.1 结构安排 | 第16页 |
| 1.3.2 语料来源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V下去”位移事件结构 | 第17-28页 |
| 2.1 “下去”的语义特点 | 第17-22页 |
| 2.1.1 空间意义 | 第17-19页 |
| 2.1.2 非空间意义 | 第19-22页 |
| 2.2 “V下去”所表达的位移事件 | 第22-27页 |
| 2.2.1“V下去”所表达位移事件的特点 | 第22-27页 |
| 2.2.2“V下去”所表达位移事件的联系 | 第27页 |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V下来”位移事件结构 | 第28-45页 |
| 3.1 “下来”的语义特点 | 第28-33页 |
| 3.1.1 空间意义 | 第28-30页 |
| 3.1.2 非空间意义 | 第30-32页 |
| 3.1.3 时间意义 | 第32-33页 |
| 3.2 “V下来”所表达的位移事件 | 第33-40页 |
| 3.2.1“V下来”所表达位移事件的特点 | 第34-39页 |
| 3.2.2“V下来”所表达位移事件的联系 | 第39-40页 |
| 3.3 “V下去”与“V下来”的不对称 | 第40-44页 |
| 3.3.1 空间位移事件中的不对称 | 第41-43页 |
| 3.3.2 时间位移事件中的不对称 | 第43-44页 |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V上去”位移事件结构 | 第45-57页 |
| 4.1 “上去”的语义特点 | 第45-48页 |
| 4.1.1 空间意义 | 第45-47页 |
| 4.1.2 非空间意义 | 第47-48页 |
| 4.2 “V上去”所表达的位移事件 | 第48-53页 |
| 4.2.1“V上去”所表达位移事件的特点 | 第48-53页 |
| 4.2.2“V上去”所表达位移事件的联系 | 第53页 |
| 4.3 “V下去”与“V上去”的不对称 | 第53-56页 |
| 4.3.1 空间位移事件中的不对称 | 第54-56页 |
| 4.3.2 时间位移事件中的不对称 | 第56页 |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汉语动趋式结构在哈萨克语中的对应形式 | 第57-69页 |
| 5.1 汉语趋向补语在哈萨克语中的表达形式 | 第57-61页 |
| 5.2 哈萨克语位移事件的表达 | 第61-68页 |
| 5.2.1 简单位移事件 | 第62-64页 |
| 5.2.2 出现起点的位移事件 | 第64-65页 |
| 5.2.3 标明方向的位移事件 | 第65-66页 |
| 5.2.4 致移事件 | 第66-68页 |
| 5.3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69-72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6.2 余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