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樟柯电影看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商业化蜕变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1.4.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2.中国艺术电影的现状 | 第13-17页 |
| 2.1 当代中国艺术电影的历史发展 | 第13-15页 |
| 2.2 当代中国艺术电影的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 3.贾樟柯电影的艺术风格 | 第17-25页 |
| 3.1 导演贾樟柯和他的电影作品 | 第17-18页 |
| 3.2 贾樟柯和他的艺术电影 | 第18-23页 |
| 3.2.1 贾樟柯与第六代 | 第18-19页 |
| 3.2.2 贾樟柯电影风格 | 第19-23页 |
| 3.3 贾樟柯电影个人风格成因 | 第23-25页 |
| 4.贾樟柯艺术电影的商业化策略 | 第25-35页 |
| 4.1 改变固有的创作手法 | 第25-32页 |
| 4.1.1 动画、色彩元素的引入 | 第25-28页 |
| 4.1.2 通过名人效益获得关注 | 第28-29页 |
| 4.1.3 选题、叙事的多元化 | 第29-32页 |
| 4.2 改变营销手段 | 第32-35页 |
| 4.2.1《三峡好人》VS《满城尽带黄金甲》 | 第32-33页 |
| 4.2.2 凭借世博会开拓市场 | 第33-35页 |
| 5.商业化市场对艺术电影带来的冲击 | 第35-43页 |
| 5.1 电影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间的矛盾 | 第35-36页 |
| 5.2 国内艺术电影发展的阻碍 | 第36-40页 |
| 5.2.1 被禁封的艺术电影 | 第37-38页 |
| 5.2.2 传播渠道的匮乏 | 第38-39页 |
| 5.2.3 尚未成型的专业院线 | 第39-40页 |
| 5.3 作品和国内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 第40-43页 |
| 5.3.1 艺术电影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 第40-41页 |
| 5.3.2 商业电影主导的中国电影市场 | 第41-43页 |
| 6.贾樟柯艺术电影以及中国艺术电影的未来走向 | 第43-47页 |
| 6.1 贾樟柯艺术电影商业化转型所面临的困难 | 第43-44页 |
| 6.2 当代艺术电影商业化进程 | 第44页 |
| 6.3 贾樟柯艺术电影以及中国艺术电影的未来走向 | 第44-47页 |
| 7.结论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5页 |
| 图表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