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关于定向增发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1.1 关于定向增发发行折扣率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1.2 关于定向增发宣告效应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1.3 关于定向增发长期市场表现的研究 | 第13页 |
1.3.2 关于利益输送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2.1 关于利益输送原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2 关于利益输送方式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关于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问题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1 案例分析法 | 第17页 |
1.4.2.2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定向增发与利益输送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31页 |
2.1 定向增发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5页 |
2.1.1 定向增发的概念及类型 | 第18页 |
2.1.1.1 定向增发的概念 | 第18页 |
2.1.1.2 定向增发的类型 | 第18页 |
2.1.2 定向增发的流程及再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18-20页 |
2.1.2.1 定向增发的一般流程 | 第18-19页 |
2.1.2.2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19-20页 |
2.1.3 我国定向增发的现状 | 第20-25页 |
2.1.3.1 我国定向增发的特点 | 第20-24页 |
2.1.3.2 我国定向增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2.2 利益输送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25-26页 |
2.2.1 利益输送的概念 | 第25页 |
2.2.2 常见利益输送方式的分析 | 第25-26页 |
2.3 定向增发与利益输送的关系 | 第26-31页 |
2.3.1 定向增发中存在利益输送的原因 | 第26-27页 |
2.3.2 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方式及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2.3.2.1 定向增发中常见的利益输送方式 | 第27-28页 |
2.3.2.2 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 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2.3.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页 |
2.3.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9-31页 |
3 精华制药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利益输送问题研究 | 第31-43页 |
3.1 精华制药定向增发案例背景 | 第31-32页 |
3.1.1 精华制药简介 | 第31页 |
3.1.2 精华制药定向增发过程介绍 | 第31-32页 |
3.2 精华制药大股东利益输送问题分析 | 第32-42页 |
3.2.1 利益输送方式分析 | 第32-38页 |
3.2.1.1 选择时机低价发行 | 第32-34页 |
3.2.1.2 高折价发行 | 第34-35页 |
3.2.1.3 现金分红套现 | 第35-36页 |
3.2.1.4 股权质押套现 | 第36-38页 |
3.2.2 利益输送的影响分析 | 第38-42页 |
3.2.2.1 利益输送行为对公司短期股价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2.2 利益输送行为对其他投资者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 关于精华制药定向增发的案例总结 | 第42-43页 |
3.3.1 上市公司短期股价表现与大股东是否进行了利益输送无直接联系 | 第42页 |
3.3.2 定向增发已成为大股东牟取私利的手段 | 第42页 |
3.3.3 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严重侵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 第42-43页 |
4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43-46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4.1.1 定向增发可能成为大股东输送利益的工具 | 第43页 |
4.1.2 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进行利益输送的手段各有不同 | 第43页 |
4.1.3 应针对定增中的利益输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 第43-44页 |
4.2 相关建议 | 第44-45页 |
4.2.1 严格限定出资方式,完善资产评估制度 | 第44页 |
4.2.2 完善定价机制 | 第44页 |
4.2.3 完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4-45页 |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4.3.1 研究不足 | 第45页 |
4.3.2 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