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4 创新点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 2.1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2.1.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念和类型 | 第13页 |
| 2.1.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2.1.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 | 第14页 |
| 2.1.4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途径 | 第14-16页 |
| 2.1.5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 2.2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2.2.1 商业银行 | 第16-17页 |
| 2.2.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 第17页 |
| 2.2.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 第17页 |
| 2.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衡量方法 | 第17-19页 |
| 3 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 第19-29页 |
| 3.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19-24页 |
| 3.1.1 美国、日本、新加坡三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第19-23页 |
| 3.1.2 经验借鉴 | 第23-24页 |
| 3.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第24-26页 |
| 3.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紧迫性分析 | 第26-29页 |
| 4 招商银行案例分析 | 第29-45页 |
| 4.1 招商银行概况 | 第29页 |
| 4.2 招商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进程 | 第29-31页 |
| 4.2.1 招商银行第一次转型回顾 | 第29-30页 |
| 4.2.2 招商银行第二次转型探索 | 第30-31页 |
| 4.3 招商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判断与衡量 | 第31-33页 |
| 4.3.1 非利息收入占比法 | 第31-32页 |
| 4.3.2 郝芬代尔-郝希曼指数法 | 第32-33页 |
| 4.4 招商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效果分析 | 第33-43页 |
| 4.4.1 从业务角度分析盈利模式转型效果 | 第33-39页 |
| 4.4.2 从财务角度分析招行盈利模式转型效果 | 第39-43页 |
| 4.5 案例小结 | 第43-45页 |
| 5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45-47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 5.2 相关建议 | 第45-46页 |
| 5.2.1 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45-46页 |
| 5.2.2 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创新 | 第46页 |
| 5.2.3 构建集约内涵型业务结构,严控成本费用 | 第46页 |
| 5.3 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