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1.2 单个地铁车站的火灾安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换乘站及深埋地铁车站的火灾安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7-19页 |
第2章 地铁换乘站内火灾载荷调研及典型车站内活塞风实测 | 第19-31页 |
2.1 地铁换乘站建筑概况调研 | 第19-24页 |
2.1.1 广州地铁车站调研 | 第20-21页 |
2.1.2 上海地铁车站调研 | 第21-23页 |
2.1.3 北京地铁车站调研 | 第23-24页 |
2.2 地铁换乘站内部区域火灾载荷调研 | 第24-26页 |
2.2.1 站台公共区火灾载荷调研 | 第25页 |
2.2.2 站台轨行区火灾载荷调研 | 第25-26页 |
2.3 典型地铁站内活塞风实测 | 第26-29页 |
2.3.1 地铁活塞风简介 | 第26-27页 |
2.3.2 地铁活塞风现场实测流程 | 第27-28页 |
2.3.3 地铁活塞风实测数据处理及结论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火灾烟气数值模拟的研究基础 | 第31-39页 |
3.1 火灾烟气流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 第31页 |
3.2 FDS数值模拟计算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 第31-35页 |
3.2.1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1-32页 |
3.2.2 大涡模拟(LES)及FDS火灾模拟软件 | 第32页 |
3.2.3 大涡模拟的控制方程 | 第32-35页 |
3.3 人员安全疏散标准的设置 | 第35-38页 |
3.3.1 有毒气体刺激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烟气温度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 第36页 |
3.3.3 能见度降低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4 烟气层高度降低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火灾模拟工况的设定 | 第39-57页 |
4.1 采用安全门系统的地铁车站通风排烟系统介绍 | 第39-41页 |
4.2 地铁换乘六里桥站物理模型建立 | 第41-44页 |
4.2.1 六里桥站排烟系统介绍 | 第41-42页 |
4.2.2 物理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4.3 地铁换乘呼家楼站物理模型建立 | 第44-48页 |
4.3.1 呼家楼站排烟系统介绍 | 第44-46页 |
4.3.2 物理模型建立 | 第46-48页 |
4.4 火灾场景的确定 | 第48-55页 |
4.4.1 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4.4.2 火源热释放率发展曲线设定 | 第49-51页 |
4.4.3 网格划分依据及独立性验证 | 第51-54页 |
4.4.4 模拟工况的设定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十字换乘站火灾烟气蔓延数值模拟计算数据分析 | 第57-109页 |
5.1 呼家楼站工况数据分析 | 第57-83页 |
5.1.1 无活塞风工况模拟数据分析 | 第57-70页 |
5.1.2 有活塞风工况模拟数据分析 | 第70-83页 |
5.2 六里桥站工况数据分析 | 第83-106页 |
5.2.1 无活塞风工况模拟数据分析 | 第83-94页 |
5.2.2 有活塞风工况模拟数据分析 | 第94-106页 |
5.3 不同结构换乘站烟气扩散规律对比分析 | 第106-10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