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弹幕文化”解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2页
    一、研究缘起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三、研究综述第9-11页
    四、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让评论飞——“弹幕”第12-26页
    第一节 如火如荼的弹幕第13-16页
        一、“弹幕”一词的由来第13-14页
        二、评论和影像齐飞第14-15页
        三、根植于ACG文化土壤第15-16页
    第二节 影像里的微评论第16-19页
        一、碎片化的媒介景观第16-17页
        二、弹幕的多样表达第17-19页
    第三节 弹幕视频的技术解析第19-22页
        一、幕后功臣——Flash播放器第19-20页
        二、弹幕的编辑与发送第20-22页
        三、视频弹幕的屏蔽第22页
    第四节 弹幕用语的建构:ACG用语+网络新语言第22-26页
        一、弹幕常用语的来源第22-24页
        二、弹幕流行语是一柄双刃剑第24-26页
第二章 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弹幕文化第26-36页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界定第26-27页
    第二节 弹幕文化的亚文化景观第27-33页
        一、弹幕源于御宅亚文化第27-28页
        二、风格与认同第28-30页
        三、仪式性抵抗第30-32页
        四、小众和原创第32-33页
    第三节 新媒介与弹幕文化第33-36页
第三章 弹幕族:新生代的媒介达人第36-40页
    第一节 从“电视容器人”到“网络社群成员”第36-37页
    第二节 能动的弹幕族第37-40页
第四章 弹幕视频网——弹幕文化的“自由花园”第40-52页
    第一节 弹幕文化的发祥地——NICONICO动画第40-42页
        一、始于《粉雪》的弹幕功能第40-42页
        二、与国内弹幕网站的关系:“模仿”与“入侵”第42页
    第二节 弹幕视频网——弹幕族们的主要栖居地第42-46页
        一、互动时代的弹幕视频网第42-44页
        二、AcFun:国内首家专业弹幕视频网第44-45页
        三、bilibili:弹幕界第一站第45-46页
    第三节 弹幕视频网的主要特征第46-49页
    第四节 弹幕网站的发展策略第49-52页
第五章 自媒体语境下的“弹幕”传播第52-64页
    第一节 弹幕的传播机制第52-55页
        一、弹幕文本的“二度加工”第52-54页
        二、传受关系和传播模式的革新第54-55页
    第二节 弹幕的传播特性第55-58页
        1、共时性第55页
        2、即时性第55-56页
        3、互动性第56页
        4、短暂性第56页
        5、干扰性第56-57页
        6、匿名性第57页
        7、游戏性第57-58页
    第三节 弹幕的传播意义第58-64页
        一、搭建虚拟的“部落化”观影氛围第58-60页
        二、“神话”的建构第60-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在学期间所发表文章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被动式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研究--以某幼儿园项目为例
下一篇:地铁十字换乘站火灾烟气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