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背景下初中作文批改方式的优化策略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缘起和动机 | 第9页 |
二、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大班额 | 第10页 |
2.作文批改 | 第10页 |
3.优化策略 | 第10-11页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采取多样化批改方式,减轻教师的沉重负担 | 第11页 |
2.利用批改的杠杆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第11页 |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 第11-12页 |
五、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作文批改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作文批改的研究综述 | 第14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4-15页 |
3.案例分析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温江二中作文批改现状问卷调查 | 第16-30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16页 |
二、调查实施 | 第16-17页 |
三、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17-30页 |
第三章 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批改方式的优化策略 | 第30-41页 |
一、“自我诊疗法”的优化策略和实践检验 | 第30-33页 |
(一)“自我诊疗法”的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二)“自我诊疗法”的实践检验 | 第31-32页 |
(三)“自我诊疗法”的优势与效能 | 第32-33页 |
二、“对号入座法”的优化策略和实践检验 | 第33-37页 |
(一)“对号入座法”的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二)“对号入座法”的实践检验 | 第34-36页 |
(三)“对号入座”法优势与效能 | 第36-37页 |
三“抽签互改法”的优化策略和实践检验 | 第37-41页 |
(一)“抽签互改法”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二)“抽签互改法”的实践检验 | 第39-40页 |
(三)“抽签互改”法的优势与效能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作文批改方式优化策略的成效与收获 | 第41-56页 |
一、温江二中作文批改优化策略实施成果 | 第41-43页 |
二、温江二中作文批改优化策略实施效能 | 第43-44页 |
三、温江二中学生作文集展示 | 第4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