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财务舞弊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财务舞弊的概念 | 第15页 |
·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 | 第15-19页 |
·主体特征 | 第15-16页 |
·表现特征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山东 RY 股份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描述 | 第19-32页 |
·案例简述 | 第19-20页 |
·山东 RY 股份公司概述 | 第20-22页 |
·山东 RY 股份公司简介 | 第20页 |
·山东 RY 股份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 第20-22页 |
·山东 RY 股份财务舞弊主体与动机 | 第22-24页 |
·山东 RY 股份财务舞弊主体 | 第22-23页 |
·山东 RY 股份财务舞弊动机 | 第23-24页 |
·山东 RY 股份公司财务舞弊手段 | 第24-30页 |
·虚减成本和费用 | 第24-26页 |
·虚减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 | 第26-27页 |
·提前确认收入 | 第27-28页 |
·少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第28-29页 |
·掩饰交易或事实,对重大事项不予披露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案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 第32-39页 |
·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影响收入和利润 | 第32-33页 |
·订单业务下降 | 第32页 |
·收入和利润下降 | 第32-33页 |
·公司公信力和品牌形象下降 | 第33-34页 |
·财务舞弊事件影响到了客户和消费者对其信赖度 | 第33页 |
·山东 RY 股份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适宜补救措施 | 第33-34页 |
·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 第34-35页 |
·对合作客户的损害 | 第34页 |
·对投资者的损害 | 第34-35页 |
·对证券市场金融秩序的损害 | 第35页 |
·舞弊事件发生后造成企业股价波动 | 第35-36页 |
·舞弊事件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 | 第36-37页 |
·融资规模下降 | 第36页 |
·融资渠道减少 | 第36页 |
·融资成本上升 | 第36-37页 |
·舞弊事件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 第37-38页 |
·弱化独立董事监督作用 | 第37-38页 |
·造成大股东对董事会的主导局面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山东 RY 股份公司舞弊案带来的启示 | 第39-43页 |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39-41页 |
·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职能 | 第39页 |
·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职能 | 第39-40页 |
·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加强内部财务监控功能 | 第40-41页 |
·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 第41-42页 |
·加强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明确上市公司财务信息 | 第41页 |
·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水平 | 第41页 |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 第41-42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诚信建设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