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 (二)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三)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四)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 (一)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 (二)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5-16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 (二)设计研究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现状及原因 | 第18-26页 |
| 一、师生交往在和谐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 第18页 |
| 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师生交往使用的工具类型 | 第18-20页 |
| (一)手机 | 第18-19页 |
| (二)电子邮件 | 第19页 |
| (三)博客(BLOG) | 第19-20页 |
| 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类 | 第20-23页 |
| (一)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现状 | 第20-21页 |
| (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分类 | 第21-23页 |
| 1. 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交往目的认识不深入的问题 | 第21页 |
| 2. 交往中采取的方法不恰当 | 第21-22页 |
| 3. 交往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 第22页 |
| 4. 交往中师生双方均处于被动状态 | 第22页 |
| 5. 对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具有态度上的偏差 | 第22-23页 |
| 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原则设计 | 第26-37页 |
|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6-28页 |
| (一)交往行为的含义 | 第26页 |
| (二)语言与交往行为 | 第26-27页 |
| (三)交往合理性 | 第27-28页 |
| 二、传统师生交往的特点分析 | 第28-29页 |
| (一)全面性 | 第28页 |
| (二)民主平等性 | 第28-29页 |
| (三)互动性 | 第29页 |
| 三、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及社交礼仪 | 第29-31页 |
| (一)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 第29页 |
| (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 (三)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 四、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特点分析 | 第31-32页 |
| (一)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一般特点 | 第31-32页 |
| (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于教育中的特征与功能 | 第32页 |
| 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原则设计 | 第32-37页 |
| (一)合理性原则 | 第32-33页 |
| (二)平等性原则 | 第33-34页 |
| (三)互动性原则 | 第34-35页 |
| (四)接纳性原则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往案例设计 | 第37-46页 |
| 案例一、教师与学生因作业问题而产生的交流 | 第37-42页 |
| (一)当前师生双方因作业问题而产生的交流的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 (二)基于师生交往原则的案例设计 | 第39-40页 |
| (三)师生交往案例分析 | 第40-41页 |
| (四)案例遵循的原则分析 | 第41-42页 |
| 案例二、课堂上,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而与学生产生的交往 | 第42-46页 |
|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 | 第42-43页 |
| (二)基于师生交往案例设计 | 第43页 |
| (三)师生交往案例分析 | 第43-44页 |
| (四)案例遵循的原则分析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一、研究的结论 | 第46-47页 |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 (一)研究的不足 | 第47页 |
| (二)研究的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