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全地形双节履带运输车电液转向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引言第12页
   ·我国国内的全地形车辆的发展情况第12-13页
   ·国内外转向控制系统发展现状第13-16页
     ·传统的折腰转向控制系统第13-14页
     ·国际上的新型转向控制系统第14-15页
     ·全地形双节履带运输车的转向控制系统第15-16页
   ·电液比例技术在转向系统中的应用第16-17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7-20页
第2章 全地形双节履带运输车转向系统受力分析第20-32页
   ·建立全地形双节履带运输车转向力矩计算模型第20-22页
     ·引起转向阻力矩的因素第20-21页
     ·车辆转向时履带的整体受力分析第21-22页
   ·计算履带与地面摩擦力第22-24页
     ·公式推导第22-24页
     ·计算得出履带与地面摩擦引起的力第24页
   ·计算履带侧面推土产生的力第24-27页
     ·建立计算模型第24-25页
     ·履带侧面推土受力分析第25-26页
     ·计算得出履带侧面推土产生的力第26-27页
   ·转向阻力矩的计算第27-29页
   ·转向油缸的受力分析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全地形双节履带运输车转向控制系统设计第32-50页
   ·全地形双节履带运输车转向系统结构简介第32-33页
   ·转向控制液压系统设计方案第33-34页
   ·控制器总体电控设计方案第34-36页
   ·转向操作控制器第36-41页
     ·转向操作控制器硬件设计第37-38页
     ·转向操作控制器软件设计第38-41页
   ·转向控制器第41-48页
     ·转向控制器硬件设计第42-45页
     ·转向控制器软件设计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电液比例转向控制系统建模第50-64页
   ·建立电液比例方向阀数学模型第50-54页
     ·电液比例方向阀特性第50-51页
     ·计算电液比例方向阀的传递函数第51-54页
   ·建立液压缸数学模型第54-61页
     ·公式推导第54-56页
     ·活塞与负载的等效质量计算第56-59页
     ·确定公式所用各参数第59-60页
     ·计算液压缸传递函数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5章 控制系统计优设化及仿真第64-82页
   ·建立总传递函数第64-65页
   ·整定系统控制参数第65-72页
     ·确定控制器结构第65-67页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第67页
     ·通过实验法得到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第67-70页
     ·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参数调整第70-72页
   ·数字离散系统仿真第72-77页
     ·控制函数离散化第72-74页
     ·建立simulik仿真模型第74-75页
     ·离散化转向控制系统仿真结果第75-77页
   ·加入积分分离法控制超调量第77-79页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比例控制功率放大器设计、仿真及实验第82-90页
   ·功率放大级类型的选择第82-83页
   ·脉宽调制实现原理第83-85页
     ·脉宽调制(PWM)实现原理第84-85页
     ·电流调节器作用及原理第85页
   ·脉宽调制PWM仿真及实验第85-88页
     ·脉宽调制PWM仿真第85-87页
     ·脉宽调制PWM实验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7章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作者介绍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沙滩车AMT液压执行机构对换挡品质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响应面法的车门抗撞性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