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制品的标准与检验论文

水产品中创伤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国际食品安全形势第12-13页
     ·国内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第13页
   ·食品中细菌性污染第13-15页
     ·食品细菌性污染第13-14页
     ·微生物细菌性污染第14-15页
   ·创伤弧菌的危害特性及基本特点第15-16页
   ·快速检测技术第16-20页
     ·快速检测技术第16-17页
     ·创伤弧菌快速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7-20页
   ·研究开发的内容、技术关键第20-22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技术关键第21-22页
   ·研究方案第22-24页
第二章 创伤弧菌增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4-37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4-25页
     ·材料第24页
     ·实验试剂第24-25页
     ·设备和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25页
     ·菌体浓度的测定第25-26页
     ·活菌数的测定第26页
     ·创伤弧菌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6页
     ·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6-27页
     ·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第27页
     ·响应面法优化增菌培养基第27页
     ·创伤弧菌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6页
     ·培养温度对创伤弧菌生长状况的影响第27-28页
     ·盐质量浓度对创伤弧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28-29页
     ·培养基起始pH值对创伤弧菌生长状况的影响第29页
     ·单因素酵母浸膏用量试验第29-30页
     ·单因素蛋白胨用量试验第30-31页
     ·响应面法优化创伤弧菌的增菌培养基第31-35页
     ·创伤弧菌在优化后培养基与APW中培养的生长曲线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第三章 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的研究第37-45页
 前言第37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7-38页
     ·材料第37页
     ·主要试剂第37-38页
     ·主要设备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40页
     ·生长因子及添加量第38-39页
     ·药敏试纸的准备第39页
     ·抗菌药纸片制作第39页
     ·抑菌圈测定第39页
     ·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第39-40页
     ·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对常见其他杂菌的抑制作用第4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不同无机盐对创伤弧菌生长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浓度的氯化钾和硫酸镁溶液对创伤弧菌生长的作用第41页
     ·创伤弧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第41-43页
     ·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第43页
     ·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对常见杂菌的抑制作用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培养基中混合指示剂的研究第45-56页
 前言第45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5-47页
     ·菌种第46页
     ·实验试剂第46页
     ·实验仪器第46-47页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47-49页
     ·创伤弧菌的活化培养第47页
     ·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第47-48页
     ·0.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配置第48页
     ·酸碱指示剂的配制第48页
     ·不同混合指示剂变色实验第48-49页
     ·混合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测定第49页
     ·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混合指示剂的变色实验第49-53页
     ·最优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测定第53-54页
     ·混合显色指示剂添加量的优化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创伤弧菌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第56-64页
 前言第56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6-57页
     ·菌种第56页
     ·实验试剂第56-57页
     ·实验器材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59页
     ·VVSM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第57-58页
     ·其他培养基的配制第58页
     ·平板效率(Plating efficiency)测定方法第58页
     ·VVSM的选择性鉴别效果第58页
     ·VVSM对实际样品的检测效果第58-5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2页
     ·VVSM的出菌效率第59-60页
     ·各种选择性培养基对创伤弧菌鉴别效果的比较第60-62页
     ·VVSM检测实际样品中创伤弧菌的结果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课题总结与展望第64-67页
   ·课题总结第64-65页
     ·对创伤弧菌的增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第64页
     ·生长促进因子和抗菌药物的研究第64页
     ·混合显色指示剂的研究第64-65页
     ·创伤弧菌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第65页
   ·主要创新点第65-66页
     ·首次提出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快速检测标准第65页
     ·实现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第65-66页
   ·课题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 英文缩略表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糖梅片的品质影响因素及加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