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第一章 历史语境中的靖江“佛头” | 第13-17页 |
| ·僧尼:早期佛教宣卷 | 第13-14页 |
| ·多种身份:明清以来的民间宣卷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靖江讲经佛头的“表演”及传承 | 第17-35页 |
| ·佛头在做会讲经中的行为分析 | 第17-23页 |
| ·佛头的仪式“表演”及音乐 | 第23-32页 |
| ·“照本宣唱”与“口头说唱” | 第23-27页 |
| ·“佛头”与“和佛者”的互动 | 第27-32页 |
| ·佛头的传承体系 | 第32-35页 |
| ·佛头的从艺过程 | 第32-33页 |
| ·佛头的行规 | 第33页 |
| ·佛头的传承体系与风格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佛头”讲经 | 第35-40页 |
| ·不同佛事性质中的“佛头”讲经 | 第35-37页 |
| ·庙会 | 第35-36页 |
| ·公会 | 第36页 |
| ·私会 | 第36-37页 |
| ·不同文化归属下的“佛头”讲经 | 第37-38页 |
| ·民俗信仰 | 第37-38页 |
| ·世俗娱乐 | 第38页 |
| ·不同社会语境中的佛头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