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铁路车辆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国外铁路车辆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国内铁路车辆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可靠性概述 | 第12-16页 |
·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2-13页 |
·可靠性理论的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范畴 | 第14-15页 |
·运动可靠性理论简介 | 第15-16页 |
·Matlab软件简介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运动可靠性数学建模 | 第18-26页 |
·运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 第18页 |
·运动可靠性指标 | 第18-19页 |
·机构运动可靠性通用数学模型 | 第19-25页 |
·机构运动学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机构运动精度概率模型 | 第20-24页 |
·计算可靠度R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考虑原始制造、间隙与磨损误差的运动可靠性计算模型 | 第26-51页 |
·误差产生的因素 | 第26-27页 |
·机构误差的基本概念 | 第26页 |
·机构误差的产生因素 | 第26-27页 |
·机构精度的评定指标 | 第27页 |
·考虑原始制造误差的计算模型 | 第27-30页 |
·考虑运动副间隙误差的计算模型 | 第30-36页 |
·“有效长度模型”理论 | 第30-34页 |
·连续接触的“有效长度模型” | 第34-36页 |
·考虑运动副磨损误差的计算模型 | 第36-43页 |
·磨损的“典型过程” | 第36-38页 |
·磨损与间隙的关系 | 第38-39页 |
·磨损与机构运动的关系 | 第39-40页 |
·运动可靠性实例计算 | 第40-43页 |
·以Archard磨损理论为基础的磨损速度计算模型 | 第43-45页 |
·铰链四杆机构磨损模型的建立 | 第45-50页 |
·铰链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运动分析 | 第46-48页 |
·铰链四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铁路车辆空间底门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 | 第51-71页 |
·空间连杆机构的理论基础 | 第51页 |
·煤炭漏斗车底门PSSR型空间连杆机构数学模型 | 第51-54页 |
·空间底门机构工作原理 | 第52-53页 |
·空间底门机构自由度分析 | 第53-54页 |
·空间底门机构参数 | 第54页 |
·空间底门机构运动分析 | 第54-59页 |
·车底门运动分析 | 第55-56页 |
·空间底门开门时刻的运动分析 | 第56-59页 |
·空间底门机构受力分析 | 第59-62页 |
·相关数据与计算依据 | 第59页 |
·底门机构开门时刻的受力分析 | 第59-62页 |
·底门机构开门时刻的运动可靠度分析 | 第62-63页 |
·底门机构任意时刻的运动可靠度分析 | 第63-69页 |
·底门机构任意时刻的运动分析 | 第63-64页 |
·底门机构任意时刻的受力分析 | 第64-65页 |
·底门机构任意时刻的运动可靠度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A 运动可靠性计算程序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