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基于教育目的实现的思考 | 第11-12页 |
·基于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思考 | 第12-13页 |
·基于教育知识实在化的思考 | 第13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教师教育智慧概述 | 第18-34页 |
·智慧的内涵 | 第18-20页 |
·教育智慧 | 第20-32页 |
·教育智慧的主体 | 第20-22页 |
·教师教育智慧的内涵 | 第22-23页 |
·教育智慧的特征 | 第23-25页 |
·教育智慧的要素 | 第25-31页 |
·教育智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31-32页 |
·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的意义 | 第32-34页 |
·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是实现教育知识实在化的关键 | 第32页 |
·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是教师新角色的获得-教育工程师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基础——教育知识 | 第34-38页 |
·教育知识的标准与条件 | 第34-35页 |
·教育知识是教师教育理性的认识来源 | 第35-36页 |
·教育知识是教师教育情感的合理性内涵 | 第36-37页 |
·教育知识是教师教育艺术的生成土壤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途径——反思性教育实践 | 第38-41页 |
·反思性教育实践是教师以“知”促“行”、以“行”返“知”的过程 | 第38-39页 |
·反思性教育实践促使教师教育思维的形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生态环境——学校制度环境 | 第41-45页 |
·建立民主化的学校管理制度,给予教师充分的专业自主权 | 第41-42页 |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 第42-43页 |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