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体写作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研究课题 | 第11-12页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一) 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 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网络写作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四) 网络流行体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网络流行体的性质和特点 | 第18-29页 |
一、 网络流行体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 网络流行体的文体特征 | 第19-29页 |
(一) 网络流行体的创作模式 | 第19-25页 |
(二) 网络流行体的语言特色 | 第25-29页 |
第三章 网络流行体写作与传统写作的比较 | 第29-38页 |
一、 网络流行体的写作主体 | 第29-32页 |
(一) 写作主体的民间化、大众化 | 第30-31页 |
(二) 写作主体的低龄化 | 第31-32页 |
二、 网络流行体的写作动机 | 第32-36页 |
(一) 以情感抒发为动机 | 第33-35页 |
(二) 纯粹出自于对本体的喜爱之情 | 第35页 |
(三) 单纯为了模仿而模仿 | 第35-36页 |
三、 网络流行体的写作过程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网络流行体与模因 | 第38-46页 |
一、 模因与网络流行体生成 | 第38-39页 |
二、 模因与网络流行体的复制和传播 | 第39-46页 |
(一) 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方式 | 第40-42页 |
(二) 网络流行体的复制和传播过程 | 第42-43页 |
(三) 模因对网络流行体的复制和传播的影响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