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快速公交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快速公交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快速公交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2章 研究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公共政策理论 | 第18-20页 |
| ·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 ·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 第19-20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2页 |
| ·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20-21页 |
| ·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 | 第21-22页 |
|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 第3章 成都市的城市结构、公共交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4-39页 |
| ·成都市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问题分析 | 第24-29页 |
| ·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第24-28页 |
| ·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 ·成都市公共交通现状 | 第29-34页 |
| ·城市交通道路状况 | 第30-31页 |
| ·常规公交服务水平 | 第31-33页 |
| ·成都地铁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 ·成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 第34-39页 |
| ·道路供求不平衡,公交主体地位受到威胁 | 第35页 |
| ·交通供给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不匹配 | 第35-36页 |
| ·部分公交设施布局不合理 | 第36页 |
| ·公交场站建设相对滞后 | 第36页 |
| ·未建立公交长效财政补偿机制 | 第36-37页 |
| ·地铁建设步伐相对滞后 | 第37-39页 |
| 第4章 成都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9-44页 |
| ·成都市修建快速公交系统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 ·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成都市城区的交通拥挤 | 第39-40页 |
| ·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 第40页 |
| ·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是城市公交多样化的选择 | 第40页 |
| ·成都市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4页 |
| ·政府重视发展快速公交体系 | 第41页 |
| ·拥有发展快速公交的客流市场 | 第41页 |
| ·具备发展快速公交的空间条件 | 第41-42页 |
| ·公交专用道不断增加 | 第42页 |
| ·交通管理措施和方法的不断提高 | 第42页 |
| ·快速公交系统在成都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 第42-44页 |
| 第5章 成都市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对策 | 第44-56页 |
| ·规划建设方面 | 第44-49页 |
| ·科学编制公共交通规划 | 第44-45页 |
|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45页 |
| ·合理规划设置配套设施 | 第45页 |
| ·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 ·成都市快速公交线网方案 | 第46-49页 |
| ·政策落实方面 | 第49-51页 |
| ·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 第49-50页 |
| ·加强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运力投入机制 | 第50页 |
| ·建立公共交通企业成本标准,划分财政补贴合理范畴 | 第50-51页 |
| ·建立交通运营成本测评体系完善政府补偿机制 | 第51页 |
| ·运营管理方面 | 第51-56页 |
| ·合理制定票价 | 第51-52页 |
| ·继续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 | 第52-54页 |
| ·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 | 第54页 |
| ·主城区外配套修建“P+R”(停车+换乘)停车场 | 第54页 |
| ·做好快速公交营销管理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