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7页 |
(一) 地方自治的一般原理 | 第8-10页 |
(二)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制度设计 | 第10-14页 |
(三) 学术史回顾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一、河北省推行地方自治的总体历程 | 第17-22页 |
(一) 创立时期(1928 年底——1931 年初) | 第17-18页 |
(二) 推进时期(1931 年2 月——1934 年初) | 第18-20页 |
(三) 整顿时期(1934 年初—1937 年) | 第20-22页 |
二、地方自治组织建设 | 第22-34页 |
(一) 划定自治区域,奠定初步基础 | 第22-25页 |
(二) 区级自治组织机构设置与运行 | 第25-28页 |
(三) 村级自治组织机构设置与运行 | 第28-34页 |
三、地方自治人才建设 | 第34-45页 |
(一) 地方自治人才选拔 | 第34-38页 |
(二) 地方自治人才训练 | 第38-41页 |
(三) 地方自治人才考核与奖惩 | 第41-45页 |
四、地方自治事业建设 | 第45-53页 |
(一) 调查户口举办人口登记 | 第45-46页 |
(二) 地方自卫事业 | 第46-49页 |
(三) 仓储事业 | 第49-51页 |
(四) 教育事业 | 第51-53页 |
五、地方自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53-61页 |
(一) 社会秩序动荡 | 第53-54页 |
(二) 农村经济破产 | 第54-56页 |
(三) 自治经费筹措困难 | 第56-58页 |
(四) 农村中传统习惯根深蒂固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