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问候语及其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言 | 第10-15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第10-13页 |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 | 第15-19页 |
·对汉语问候语本体的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对英汉问候语对比及英语问候语教学的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对对外汉语教学中问候语教学的研究情况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问候语的特点及其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问候语的特点及功能 | 第19-20页 |
·问候语的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问候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与问候语教学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汉语问候语情况分析 | 第27-40页 |
·汉语问候语的语气分类 | 第27-28页 |
·汉语问候语的内容分析 | 第28-32页 |
·汉语问候语的历史变迁 | 第32-35页 |
·汉语问候语体现的社会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汉语问候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问候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 第40-44页 |
·问候语的学习成效影响到留学生的学习信心 | 第40-41页 |
·问候语教学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 第41-42页 |
·问候语教学是培养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 第42-44页 |
6 外国留学生对汉语问候语的习得及偏误情况 | 第44-53页 |
·对外汉语教材中问候语的涉及情况 | 第44-45页 |
·留学生问候语偏误举隅 | 第45-48页 |
·留学生使用问候语时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48-53页 |
7 对对外汉语问候语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探索 | 第53-58页 |
·汉外对比法 | 第53-54页 |
·文化引入法 | 第54-55页 |
·情景操练法 | 第55-56页 |
·异形归类法 | 第56-57页 |
·多媒体教学法 | 第57-58页 |
8 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