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7-9页 |
| ·学术意义 | 第7-8页 |
| ·实用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9-13页 |
| ·国外 | 第9-12页 |
| ·国内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3-16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现代企业培训开发系统内容及员工培训发展趋势 | 第16-21页 |
| ·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内容 | 第16-18页 |
|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需求定位 | 第17页 |
| ·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和培训计划的设计 | 第17页 |
|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有效实施 | 第17-18页 |
|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效果及评估 | 第18页 |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系统的特点 | 第18-19页 |
| ·系统性 | 第18页 |
| ·针对性 | 第18-19页 |
| ·一致性 | 第19页 |
| ·应用性 | 第19页 |
| ·现代企业培训的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 ·培训资源的外部化 | 第19页 |
| ·培训对象“客户化” | 第19-20页 |
| ·培训期限持续化 | 第20页 |
| ·培训手段技术化 | 第20页 |
| ·培训内容细分化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系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1-27页 |
|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系统的现状调查 | 第21-23页 |
|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 ·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 第23页 |
| ·受训人员的比例偏小 | 第23页 |
| ·对员工培训支持力度不大 | 第23页 |
| ·员工培训经过系统规划的企业很少 | 第23-24页 |
| ·培训方案“一定终生” | 第24页 |
| ·问题成因分析 | 第24-27页 |
| ·缺乏正确的员工培训观 | 第24页 |
| ·缺乏培训的整体规划 | 第24-25页 |
| ·培训的形式单一、内容滞后 | 第25页 |
| ·缺少员工参与培训的激励机制 | 第25页 |
| ·缺乏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 | 第25页 |
| ·缺乏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高效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系统的构建 | 第27-49页 |
| ·影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条件.. | 第27-28页 |
| ·培训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28-30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28-29页 |
| ·层次性原则 | 第29页 |
| ·协同性原则 | 第29页 |
| ·动态性原则 | 第29-30页 |
| ·员工培训开发系统的模型设计 | 第30-44页 |
| ·建立科学完善培训制度 | 第32-33页 |
| ·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 第33-36页 |
| ·精心设计培训方案 | 第36-40页 |
| ·培训的实施与控制 | 第40-42页 |
| ·完善培训项目评估 | 第42-44页 |
| ·积极引导培训成果的转化 | 第44-47页 |
| ·培训转化的过程 | 第44-45页 |
| ·影响培训效果转化的因素 | 第45-46页 |
| ·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措施 | 第46-47页 |
| ·培训的风险防范 | 第47-49页 |
| ·建立完善培训用工合同 | 第47页 |
| ·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 | 第47-48页 |
| ·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 第48页 |
| ·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与企业责任感教育 | 第48页 |
| ·鼓励自学,建立学习型组织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的实效性评估 | 第49-58页 |
| ·评估的涵义 | 第49页 |
| ·系统效度评估的内容与分析方法 | 第49-53页 |
| ·培训评估的层次与内容 | 第50-52页 |
| ·培训系统效果层评估的定量分析 | 第52-53页 |
| ·企业培训系统的续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 | 第53-58页 |
| ·培训评估体系中的指标选择 | 第53-56页 |
| ·评估指标的权重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