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7-11页 |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1.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 | 第8-10页 |
2.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 | 第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11-36页 |
(一)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11-16页 |
1. 传统管理理论 | 第12-13页 |
2. 新型管理理论 | 第13-16页 |
(二)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内容 | 第16-24页 |
1. 几个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宏观内容 | 第18-19页 |
3.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微观内容 | 第19-24页 |
(三)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原则 | 第24-28页 |
1. 全方位原则 | 第25页 |
2.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第25-26页 |
3. 服务性原则 | 第26-27页 |
4. 适度性原则 | 第27-28页 |
(四)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模式 | 第28-36页 |
1. 我国的学习支助服务组织管理机构 | 第28-31页 |
2. 国外的学习支助服务组织管理机构 | 第31-34页 |
3.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有关技术 | 第34-36页 |
三、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第36-42页 |
(一)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问题 | 第37-39页 |
1.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第37-38页 |
2. 缺乏一套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 | 第38页 |
3. 缺乏组织合理的管理过程 | 第38-39页 |
(二) 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建议 | 第39-42页 |
1. 研究引入新管理理论,加强学习支助服务管理的理论指导 | 第39-40页 |
2. 组建科学的学习支助服务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管理与服务 | 第40-41页 |
3. 重视对支助服务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 第41-42页 |
4. 加强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发挥技术在学习支助服务管理中的作用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注释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