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图目录 | 第14-15页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35页 |
第一节 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16-22页 |
一、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跨国公司研发中国化 | 第16-17页 |
二、问题提出的学术背景:基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研究述评 | 第17-21页 |
三、选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2-28页 |
一、企业组织 | 第22-23页 |
二、R&D | 第23-25页 |
三、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 | 第25-26页 |
四、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 | 第26-27页 |
五、技术溢出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28-31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1-33页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33-3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评述 | 第35-55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存在与成长理论 | 第35-39页 |
一、交易成本与内部化理论 | 第35-36页 |
二、垄断优势和折衷理论 | 第36-37页 |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37-38页 |
四、企业知识理论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分工理论 | 第39-42页 |
一、企业内分工 | 第39-40页 |
二、价值链分工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权变组织理论 | 第42-45页 |
第四节 网络理论 | 第45-48页 |
一、社会网络理论中的三大核心论点 | 第45-46页 |
二、网络组织:网络理论的拓展 | 第46-48页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的研究进展 | 第48-53页 |
一、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研究 | 第49-52页 |
二、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研究 | 第52-53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的分析框架 | 第55-67页 |
第一节 对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功能特性研究的梳理 | 第55-57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类型划分 | 第57-61页 |
一、划分依据 | 第57-58页 |
二、特殊说明 | 第58-59页 |
三、功能类型及特点 | 第59-61页 |
第三节 生物进化论在功能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 第61-64页 |
一、进化论中"小进化和大进化"的观点 | 第62-63页 |
二、功能演化对进化论的借鉴 | 第63-64页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的内涵 | 第64-66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特点 | 第67-104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的形式 | 第67-73页 |
一、初始功能的时间序列变化 | 第67-70页 |
二、目前功能与初始功能的比较 | 第70-73页 |
第二节 分支进化:功能演化上的横的分化 | 第73-82页 |
一、分支进化的具体表现 | 第73-76页 |
二、分支进化的主要解释:研发组织纵向分化的视角 | 第76-82页 |
第三节 级进进化:功能演化上的纵的上升 | 第82-90页 |
一、大进化:功能间进化 | 第82-86页 |
二、小进化:功能内进化 | 第86-87页 |
三、停滞进化 | 第87-89页 |
四、特殊群体演化:中外合资R&D机构 | 第89-90页 |
第四节 分支和级进的统一:以微软为例 | 第90-94页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成效 | 第94-103页 |
一、由母公司单方面输出变为母子公司互依 | 第94-97页 |
二、对其他网络结点产生重要影响 | 第97-101页 |
三、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 第101-103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规模增长与空间扩张 | 第104-133页 |
第一节 规模增长: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的经济表象 | 第104-109页 |
一、功能演化与规模增长 | 第104-107页 |
二、规模增长与区位变化 | 第107-109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业务功能的空间分化 | 第109-122页 |
一、空间集中与空间分散 | 第110-114页 |
二、与地区总部协同定位 | 第114-118页 |
三、多个R&D机构之间的地理关联 | 第118-122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空间扩张 | 第122-132页 |
一、内部研发组织的空间扩张 | 第122-127页 |
二、企业外部联系的空间扩张 | 第127-131页 |
三、两种扩张形式的空间叠加 | 第131-13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六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的机制 | 第133-159页 |
第一节 母公司对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功能演化的影响 | 第133-138页 |
一、母公司总部指派 | 第133-134页 |
二、基于母公司视角的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组织模式 | 第134-136页 |
三、母公司R&D机构的组织结构 | 第136-138页 |
第二节 东道国环境对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功能演化的影响 | 第138-141页 |
一、所在东道国市场战略重要程度 | 第138-139页 |
二、所在东道国当地的技术与资源丰富程度 | 第139-140页 |
三、所在东道国当地同行业竞争程度 | 第140-141页 |
四、所在东道国不确定性程度 | 第141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141-145页 |
一、获取内部资源的能力 | 第142-144页 |
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 | 第144页 |
三、研发价值链的完整程度 | 第144-145页 |
四、高层领导的创业精神 | 第145页 |
第四节 三种机制的互动: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差异化的组织角色 | 第145-150页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的案例实证 | 第150-158页 |
一、不同东道国R&D机构功能演化对比分析:以汽巴精化为例 | 第150-154页 |
二、美、日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对比分析 | 第154-158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58-159页 |
第七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与当地发展 | 第159-176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与当地发展的关系 | 第159-167页 |
一、跨国公司研发溢出间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 第159-161页 |
二、跨国公司研发溢出的途径 | 第161-162页 |
三、影响跨国公司研发溢出的主要因素 | 第162-167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功能演化对当地的影响 | 第167-171页 |
一、级进进化的影响 | 第167-168页 |
二、分支进化的影响 | 第168-170页 |
三、退出的影响 | 第170-171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研发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与区域对比 | 第171-175页 |
一、模型构建 | 第171-172页 |
二、数据计算 | 第172页 |
三、对研究结果的进一步探讨 | 第172-17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75-176页 |
第八章 基本结论 | 第176-180页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176-178页 |
第二节 后续研究 | 第178-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9页 |
后记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