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土洋”亦正业--萧乾翻译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总体背景 | 第9-13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萧乾与翻译文学 | 第17-30页 |
第一节 翻译文学在萧乾文学生涯中的地位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萧乾的译者素养 | 第18-22页 |
一、才 | 第19-20页 |
二、情 | 第20-21页 |
三、志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萧乾的文学翻译活动 | 第22-30页 |
一、始步翻译:三十年代译介活动 | 第22-24页 |
二、海外传音:旅英十年译介活动 | 第24-25页 |
三、服务祖国:归国初期译介活动 | 第25-26页 |
四、稻草救命:特殊时期译介活动 | 第26-28页 |
五、夙愿以偿:新时期译介活动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翻译与创作的互动 | 第30-47页 |
第一节 萧乾文学观的形成 | 第30-34页 |
一、个人生活体验 | 第31-32页 |
二、中外作家影响 | 第32-34页 |
第二节 萧乾文学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 第34-42页 |
一、译作选择 | 第34-36页 |
二、译作风格 | 第36-42页 |
第三节 萧乾的翻译观 | 第42-47页 |
一、熟与通 | 第42-43页 |
二、得体与传神 | 第43-45页 |
三、忠实与灵活 | 第45-47页 |
第三章 萧乾的翻译策略 | 第47-59页 |
第一节 自译作品中的编译策略 | 第47-50页 |
第二节 他译作品中的补偿策略 | 第50-54页 |
一、注释 | 第51-53页 |
二、前言与附录 | 第53-54页 |
第三节 他译作品中的平衡策略 | 第54-59页 |
第四章 萧乾翻译成就的启示 | 第59-62页 |
第一节 重视译者职业道德的培养 | 第59-60页 |
第二节 重视翻译的创造价值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注释 | 第64-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