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船舶微气泡减阻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船舶微气泡减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 ·实验研究 | 第12-18页 |
| ·理论计算模型 | 第18-23页 |
| ·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 | 第23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第2章 微气泡减阻的基本理论 | 第25-34页 |
| ·气液两相流简介 | 第25-26页 |
| ·微气泡减阻所涉及的相关参数 | 第26-28页 |
| ·容积含气率和空隙率 | 第26-27页 |
| ·密度 | 第27页 |
| ·速度 | 第27页 |
| ·喷气率 | 第27-28页 |
| ·控制方程 | 第28-29页 |
| ·连续性方程 | 第28页 |
| ·动量方程 | 第28页 |
| ·分散相的体积含气率方程 | 第28-29页 |
| ·二维平板微气泡减阻分析 | 第29-33页 |
| ·边界层内的流动状态 | 第29-31页 |
| ·湍流边界层的摩擦阻力系数 | 第31-32页 |
| ·减阻率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微气泡减阻的数学模型 | 第34-44页 |
| ·数值船池方法与船舶实验的比较 | 第34-36页 |
| ·数值船池方法的优点 | 第34-35页 |
| ·船舶数值模拟软件的选择 | 第35-36页 |
| ·欧拉—欧拉方法 | 第36-38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38-39页 |
| ·湍流模型 | 第39-43页 |
| ·湍流模型的介绍 | 第39-41页 |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41-42页 |
| ·壁面函数法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船底微气泡减阻二维近似模拟 | 第44-53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 ·边界条件 | 第45页 |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45页 |
| ·数值计算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 ·喷入速度对空隙率和减阻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 ·主流速度对空隙率和减阻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 ·气泡直径对空隙率和减阻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不同喷入角度对空隙率和减阻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船舶微气泡减阻的三维模拟 | 第53-71页 |
| ·船舶阻力的经典计算方法 | 第53-54页 |
| ·实船与船模的相似分析 | 第54-55页 |
| ·数学模型 | 第55-60页 |
| ·模拟对象 | 第55-56页 |
| ·网格划分质量 | 第56-58页 |
| ·喷口位置选择 | 第58-59页 |
| ·计算模型可行性分析 | 第59-60页 |
| ·数值求解 | 第60-62页 |
| ·基本假设 | 第60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60-61页 |
| ·边界条件 | 第61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2-70页 |
| ·喷气与不喷气状态下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的变化 | 第62-64页 |
| ·喷气与不喷气状态下的压力变化情况 | 第64-66页 |
| ·不同弗汝德数下的喷气率和减阻率的拟合关系 | 第66-69页 |
| ·不同弗汝德数下的最佳喷气率的确定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