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6页 |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9-11页 |
(一)美术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10页 |
(二)美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 第11-12页 |
(一)社会层面:激活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11页 |
(二)教师层面: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 第11页 |
(三)学生层面: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一)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西游文化的美术课程开发 | 第13-14页 |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 | 第14-16页 |
(一)课题研究的重点 | 第14-15页 |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节 连云港西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情况分析 | 第16-23页 |
一、连云港西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第16-18页 |
(一)有利于弘扬新时期的西游精神 | 第16-17页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 第17页 |
(三)有效拉近美术与生活经验的距离 | 第17-18页 |
二、连云港西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优势 | 第18-19页 |
(一)巧夺天工的自然资源 | 第18页 |
(二)丰富多彩的馆藏资源 | 第18-19页 |
(三)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 | 第19页 |
三、连云港西游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思考 | 第19-23页 |
(一)连云港西游文化主题活动状况 | 第19-21页 |
(二)连云港西游文化特色项目建设状况 | 第21-22页 |
(三)连云港西游文化引进美术课堂状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基于连云港西游文化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 第23-31页 |
一、课程设计理念 | 第23-25页 |
(一)借西游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3-24页 |
(二)根据学生“生活世界”设定感兴趣主题 | 第24页 |
(三)利用合作学习提升美术创意实践效率 | 第24页 |
(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 第24-25页 |
二、课程教学目标 | 第25-26页 |
(一)知识与技能 | 第25页 |
(二)过程与方法 | 第25-26页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第26页 |
三、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一)按活动方式划分教学单元 | 第26-27页 |
(二)按照认知次序安排学习主题 | 第27页 |
(三)按照资源整合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 第27页 |
四、课程教学策略 | 第27-30页 |
(一)挖掘课程资源,扩充知识储备 | 第27-28页 |
(二)选择适当方法,再现西游文化特色 | 第28-29页 |
(三)设计学习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 第29-30页 |
五、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一)设计学习评价表 | 第30页 |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 第30-31页 |
(三)关注学习表现评价 | 第31页 |
第三节 基于连云港西游文化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 第31-68页 |
一、西游文化之西游精神 | 第32-39页 |
(一)教学目标 | 第32页 |
(二)教学策略 | 第32-39页 |
(三)教学建议 | 第39页 |
二、西游文化之我形我塑 | 第39-48页 |
(一)教学目标 | 第40页 |
(二)教学策略 | 第40-47页 |
(三)教学建议 | 第47-48页 |
三、西游文化之我型我秀 | 第48-60页 |
(一)教学目标 | 第48页 |
(二)教学策略 | 第48-60页 |
(三)教学建议 | 第60页 |
四、西游文化之别有洞天 | 第60-68页 |
(一)教学目标 | 第60-61页 |
(二)教学策略 | 第61-67页 |
(三)教学建议 | 第67-68页 |
第四节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 第68-72页 |
一、教学反思 | 第68-69页 |
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69-72页 |
(一)遇到的问题 | 第69-70页 |
(二)解决的方法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注释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