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研究--以董事会中心主义为视角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2-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4页
        二、选题意义第14页
    第二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第14-16页
        一、研究架构第14-15页
        二、研究范围第15-16页
    第三节 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第16-17页
        一、本文的可取之处第16页
        二、本文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第17-23页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一、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第17-18页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第二节 向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因第19-21页
        一、肩负的社会责任要求公司不再以股东利益作为唯一出发点第19-20页
        二、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更能适应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第20页
        三、股权的不断分散需要一个具有战略决策的董事会第20-21页
    第三节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不足第23-31页
    第一节 国有公司治理问题第23-26页
        一、面临着公共性质和代理问题两大问题第23页
        二、“内部人控制失控”问题第23-25页
        三、国企改革路径启示第25-26页
    第二节 董事会运作失范治理问题第26-30页
        一、现行制度的缺陷导致董事会的迷失第26-27页
        二、董事会的组成缺乏独立性第27-28页
        三、董事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28-29页
        四、独立董事未能有效履职第29-30页
    第三节 监事会监督功能缺失治理问题第30-31页
第四章 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结构条件分析第31-40页
    第一节 建立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制度基础第31-33页
        一、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制度支撑第31页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和推进第31-33页
    第二节 分散股权公司治理事件的启示第33-36页
        一、治理事件介绍第33-34页
        二、股权分散与董事会关系第34-35页
        三、对我公司治理的启示第35-36页
    第三节 新兴科技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治理范本第36-40页
        一、案例范本介绍第36-37页
        二、合伙人、双层股权结构制度与董事会的关系第37-38页
        三、两种制度的评价第38-39页
        四、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第39-40页
第五章 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主义的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思路第40-51页
    第一节 董事会中心主义在欧美国家的实践借鉴第40-42页
        一、美国第40-41页
        二、英国第41-42页
        三、德国第42页
    第二节 立法制度上治理结构完善措施第42-44页
        一、削弱限制股东大会职权,凸显董事会核心地位第42-43页
        二、重新界定总经理的地位第43页
        三、允许通过章程自由选择实施“双层股权结构”第43-44页
    第三节 董事会运行机制完善措施第44-48页
        一、构建战略性董事会第44-45页
        二、强化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45-46页
        三、继续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46-48页
        四、健全董事会的信息披露制度第48页
    第四节 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运行机制的完善第48-51页
        一、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机制第48-50页
        二、限定经理层权限扩张机制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件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A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改进研究
下一篇:GZL公司P产品物料供应商质量管理改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