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六轴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与摩擦补偿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第13-21页
        1.2.1 控制器发展现状第13-16页
        1.2.2 摩擦模型发展现状第16-21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21-22页
第二章 六轴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及轨迹规划第22-38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运动学模型基础第22-25页
        2.2.1 空间刚体位姿描述第22-23页
        2.2.2 坐标变换基础第23-24页
        2.2.3 姿态表示第24-25页
    2.3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25-29页
        2.3.1 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第25-28页
        2.3.2 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第28-29页
    2.4 机器人轨迹规划第29-35页
        2.4.1 多项式规划第29-31页
        2.4.2 梯形加减速规划第31-32页
        2.4.3 直线、圆弧规划第32-33页
        2.4.4 轨迹平滑处理第33-35页
    2.5 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第35-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六轴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与实现第38-54页
    3.1 控制器总体结构第38-39页
    3.2 控制器硬件平台第39-40页
        3.2.1 控制器硬件第39页
        3.2.2 伺服系统硬件第39-40页
        3.2.3 机器人本体第40页
    3.3 控制器软件设计第40-43页
        3.3.1 控制模块设计第41-42页
        3.3.2 界面模块设计第42-43页
    3.4 EtherCAT总线设计与实现第43-53页
        3.4.1 EtherCAT工作原理第43-48页
        3.4.2 EtherCAT主站实现第48-51页
        3.4.3 系统实时性改造第51-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机器人关节摩擦补偿研究第54-65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关节摩擦建模及辨识第54-60页
        4.2.1 关节摩擦测量第54-56页
        4.2.2 Stribeck摩擦模型第56-57页
        4.2.3 改进的Stribeck摩擦模型第57-60页
    4.3 关节摩擦补偿研究第60-63页
        4.3.1 基于常规Stribeck模型的前馈补偿第61-62页
        4.3.2 基于改进Stribeck模型的前馈补偿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在学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语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安全A~*与自适应窗口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与跟踪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Delta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