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教师教育课程 | 第14页 |
2.1.2 课程认同 | 第14页 |
2.1.3 学习投入度 | 第14页 |
2.1.4 学业成就 | 第14-15页 |
2.2 课程认同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3 学习投入度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4 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5 课程认同、学习投入度及学业成就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0-24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3.2.1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3.2.2 研究样本 | 第21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21-24页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4-98页 |
4.1 教师教育课程认同的现状分析 | 第24-77页 |
4.1.1 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认同的整体状况 | 第24-34页 |
4.1.2 不同专业类别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认同的差异分析 | 第34-57页 |
4.1.3 免师生、普师生对教师教育课程认同的差异分析 | 第57-77页 |
4.1.4 小结 | 第77页 |
4.2 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投入度的现状分析 | 第77-82页 |
4.2.1 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投入度的整体状况 | 第77-80页 |
4.2.2 不同专业类别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投入度的差异分析 | 第80-81页 |
4.2.3 免师生、普师生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习投入度的差异分析 | 第81页 |
4.2.4 小结 | 第81-82页 |
4.3 教师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现状分析 | 第82-93页 |
4.3.1 师范生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整体状况 | 第82-87页 |
4.3.2 不同专业类别师范生的教师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差异分析 | 第87-91页 |
4.3.3 免师生、普师生对教师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差异分析 | 第91-93页 |
4.3.4 小结 | 第93页 |
4.4 教师教育课程认同、学习投入度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 第93-98页 |
4.4.1 课程认同与学习投入度的关系研究 | 第93页 |
4.4.2 课程认同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 第93-94页 |
4.4.3 学习投入度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 第94-96页 |
4.4.4 小结 | 第96-98页 |
5 提高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效果的策略探讨 | 第98-104页 |
5.1 学校层面 | 第98-101页 |
5.1.1 完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第98-99页 |
5.1.2 教育实习与教育见习相结合 | 第99-100页 |
5.1.3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第100-101页 |
5.2 教师层面 | 第101-102页 |
5.2.1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 第101页 |
5.2.2 教师要增加基础教育教学经验 | 第101页 |
5.2.3 教师要增强教学投入度 | 第101-102页 |
5.3 学生层面 | 第102-104页 |
5.3.1 重视教师教育课程,提高课程认同 | 第102页 |
5.3.2 增强职业认知,提升学习内驱力 | 第102-104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0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4-106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104-105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附录 | 第110-11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