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其他论文

基于RLTESECC交换项目的职前教育实习对中方科学教师探究教学观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4页
        1.1.1 新课程改革对探究教学的倡导第11-12页
        1.1.2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第12-13页
        1.1.3 参与RLTESECC项目的思考第13-14页
    1.2 理论基础第14-16页
        1.2.1 杜威的探究学习理论第14页
        1.2.2 施瓦布的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第14-15页
        1.2.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15-16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1.3.1 探究第16页
        1.3.2 探究教学第16-17页
        1.3.3 探究教学观第17-18页
        1.3.4 科学教师第18页
        1.3.5 教育实习第18-19页
    1.4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1 理论意义第19页
        1.4.2 实践意义第19-20页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0-23页
        1.5.1 研究思路第20页
        1.5.2 研究方法第20-23页
2 文献综述第23-31页
    2.1 研究现状综述第23-31页
        2.1.1 国外探究教学观研究综述第23-24页
        2.1.2 国内探究教学观研究综述第24-26页
        2.1.3 国外教育实习研究综述第26-27页
        2.1.4 国内教育实习研究综述第27-31页
3 科学教师探究教学观现状调查第31-57页
    3.1 调查问卷第31-35页
        3.1.1 问卷的编制第31-33页
        3.1.2 问卷的预测第33-34页
        3.1.3 正式问卷的实施第34-35页
    3.2 E、N两组科学教师横向上的调查结果第35-43页
        3.2.1 整体调查情况第35-36页
        3.2.2 各维度调查情况第36-42页
        3.2.3 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第42-43页
    3.3 E组科学教师纵向上的调查结果第43-50页
        3.3.1 整体调查情况第43-44页
        3.3.2 各维度调查情况第44-48页
        3.3.3 各维度的方差检验第48-50页
    3.4 N组科学教师纵向上的调查结果第50-57页
        3.4.1 整体调查情况第50-51页
        3.4.2 各维度调查情况第51-55页
        3.4.3 各维度的方差检验第55-57页
4 科学教师教育实习反思文本分析第57-77页
    4.1 三级编码体系的建立第57-62页
    4.2 文本分析的信度检验第62页
    4.3 E组科学教师文本统计结果第62-69页
        4.3.1 “X什么是探究教学”的文本统计结果第62-65页
        4.3.2 “Y为什么实施探究教学”的文本统计结果第65-67页
        4.3.3 “Z如何实施探究教学”的文本统计结果第67-69页
    4.4 N组科学教师文本统计结果第69-75页
        4.4.1 “X什么是探究教学”的文本统计结果第69-72页
        4.4.2 “Y为什么实施探究教学”的文本统计结果第72-74页
        4.4.3 “Z如何实施探究教学”的文本统计结果第74-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中加教育实习计划分析第77-83页
    5.1 中国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计划——以西南大学为例第77-78页
    5.2 交换生的教育实习计划——以温莎大学为例第78-83页
6 访谈记录整理第83-89页
    6.1 科学教师的访谈记录第83-87页
    6.2 指导教师的访谈记录第87-89页
7 总结与讨论第89-95页
    7.1 结论和建议第89-95页
        7.1.1 研究的结论第89-91页
        7.1.2 建议与展望第91-92页
        7.1.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92-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附录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发表论文、参加课堂和获奖一览表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路”精神融入交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