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1-25页 |
1.1 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概述 | 第11-18页 |
1.1.1 问题解决 | 第11-13页 |
1.1.2 问题解决策略 | 第13-14页 |
1.1.3 球箱问题解决 | 第14-15页 |
1.1.4 球箱问题详细介绍 | 第15-18页 |
1.2 内隐学习策略的存在及其外显转化 | 第18-21页 |
1.3 学习策略发展性研究概述 | 第21-23页 |
1.4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 | 第23-25页 |
1.4.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3-24页 |
1.4.2 本研究的创新 | 第24-25页 |
2 本研究内容与假设 | 第25-26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2.1.1 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策略的球箱问题解决探究 | 第25页 |
2.1.2 探究问题解决内隐学习策略的发展性特点 | 第25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2.2.1 假设一 | 第25页 |
2.2.2 假设二 | 第25-26页 |
3 研究一:问题解决策略的全程内隐与不同阶段外显过程探究 | 第26-44页 |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3.3.1 研究被试 | 第26页 |
3.3.2 研究材料 | 第26-28页 |
3.3.3 实验程序 | 第28-29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3.4.1 总反应时和总操作步数 | 第29-31页 |
3.4.2 最终路径(Final Path) | 第31-35页 |
3.4.3 探索期分析 | 第35-38页 |
3.5 讨论 | 第38-44页 |
3.5.1 全程内隐及不同阶段外显策略的总反应时和总操作步数 | 第38-40页 |
3.5.2 最终路径期全程内隐及不同阶段外显策略运用对比 | 第40-42页 |
3.5.3 探索期全程内隐及不同阶段外显策略运用对比 | 第42-44页 |
4 研究二:球箱问题解决内隐学习策略年龄效应 | 第44-54页 |
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44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44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4.3.1 实验被试 | 第44页 |
4.3.2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4.3.3 实验程序 | 第45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4.4.1 总反应时、总操作步数 | 第45-46页 |
4.4.2 最终路径反应时、最终路径步数和最终路径占总移动步数 | 第46-48页 |
4.4.3 探索期分析 | 第48-50页 |
4.4.4 片段测试 | 第50页 |
4.4.5 再认问卷 | 第50-51页 |
4.5 讨论 | 第51-54页 |
4.5.1 总反应时和总操作步数 | 第51-52页 |
4.5.2 最终路径 | 第52页 |
4.5.3 探索期 | 第52-53页 |
4.5.4 片段判断和策略再认问卷 | 第53-54页 |
5 总讨论 | 第54-58页 |
5.1 内隐学习策略的存在 | 第54页 |
5.2 内隐学习策略运用及其在不同阶段外显后策略运用特点对比 | 第54-56页 |
5.3 问题解决策略生成的顿悟性 | 第56-57页 |
5.4 不同年级内隐策略运用具有稳定性 | 第57-58页 |
6 总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