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情境中传统民间音乐的美学探析--以平遥大戏堂“晋商乡音”演出为例
论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6-7页 |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第7页 |
三 主要思路和内容 | 第7-9页 |
第一章 旅游情境中的审美体验 | 第9-16页 |
第一节 初次观演体验 | 第9-11页 |
第二节 现场经验的陌生魅力 | 第11-16页 |
一 “亲临”体验的审美情境 | 第12-13页 |
二 陌生文化体验的魅力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旅游情境中的文化传统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浓缩集中的舞台呈现 | 第16-20页 |
一 表演情境的置换 | 第16-18页 |
二 音乐形态的重组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音乐表象下的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 | 第20-24页 |
一 人情交流的社会功能 | 第20页 |
二 欢腾情境的审美满足 | 第20-21页 |
三 乡土社会的文化根基 | 第21-22页 |
四 晋商文化的特色传统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对旅游情境中传统民间音乐的反思 | 第24-28页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符号化的合理性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认知”与“体验”的共存 | 第26-28页 |
一 “原生态”现象的迷思 | 第26-27页 |
二 “认知”与“体验”的共存与融合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33页 |
后记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