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基于性能指标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输入选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概述第10-11页
    1.2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在国际上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输入选取的优选方法第16-22页
    2.1 概述第16页
    2.2 矩阵奇异值分解第16-17页
    2.3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输入优选方法第17-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支链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基于灵巧性的输入优选第22-41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三平移机构分析第22-25页
        3.2.1 添加过原点的冗余驱动力线矢时灵巧性变化规律第23-24页
        3.2.2添加平行于基准面的冗余驱动力偶时灵巧性变化规律第24-25页
    3.3 可沿基准面法线n移动,不可绕n转动的两转一移机构分析第25-30页
        3.3.1 添加过原点的冗余驱动力线矢时灵巧性变化规律第26-29页
        3.3.2 添加沿基准面法线方向的冗余驱动力偶时灵巧性变化规律第29-30页
    3.4 可绕基准面法线转动的三移一转机构分析第30-34页
        3.4.1 添加过原点的冗余驱动力线矢时灵巧性变化规律第31-32页
        3.4.2 添加沿基准面法线方向的冗余驱动力偶时灵巧性变化规律第32-34页
    3.5 实例分析第34-40页
        3.5.1 机构模型第34页
        3.5.2 输入副的选择第34-36页
        3.5.3 输入副选择的验证第36-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支链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基于最小刚度的输入优选第41-54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刚度矩阵分析第41-44页
    4.3 三自由度支链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最小刚度分析第44-47页
        4.3.1 添加的冗余驱动螺旋为驱动力线矢时最小刚度的变化规律第44-46页
        4.3.2 添加的冗余驱动螺旋为力偶时最小刚度的变化规律第46-47页
    4.4 四自由度支链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最小刚度分析第47-50页
        4.4.1 添加的冗余驱动螺旋为力线矢时最小刚度的变化规律第48-49页
        4.4.2 添加的冗余驱动螺旋为力偶时最小刚度的变化规律第49-50页
    4.5 实例分析第50-53页
        4.5.1 机构模型第50页
        4.5.2 输入副的选择第50页
        4.5.3 输入副选择的验证第50-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关节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基于灵巧性的输入优选第54-59页
    5.1 引言第54页
    5.2 三平移关节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灵巧性分析第54-55页
    5.3 两转一移关节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灵巧性分析第55-57页
    5.4 三移一转关节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灵巧性分析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两转一移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灵巧性和最小刚度的综合分析第59-69页
    6.1 引言第59页
    6.2 灵巧性与最小刚度的综合分析第59页
    6.3 机构的性能仿真第59-68页
        6.3.1 机构模型第59-60页
        6.3.2 机构的灵巧性性能分析第60-63页
        6.3.3 机构的刚度性能分析第63-68页
    6.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排量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轮式起重机起升液压系统中阻尼对动静态特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