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我国中小学创客空间的现状调查与建构策略--以D创客空间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2-22页
    (一) 问题提出第12-15页
        1. 中小学创客空间的重要性第13-14页
        2. 中小学创客空间研究缺乏第14-15页
    (二) 研究意义第15页
        1. 丰富创客空间理论研究第15页
        2. 为中小学创客空间实践建构提供借鉴第15页
        3. 促进中小学创客空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15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 创客空间实践的研究第15-16页
        2. 创客空间意义的研究第16-17页
        3. 创客空间建构的研究第17-18页
        4. 已有研究评析第18-19页
    (四)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9-20页
        1. 研究目标第19-20页
        2. 研究内容第20页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1. 研究思路第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一、从创客运动到创客空间第22-31页
    (一) 创客运动的兴起第22-24页
        1. 创客运动的起源第22-23页
        2. 创客运动的发展第23-24页
    (二) 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第24-27页
        1. 创客教育的内涵第25-26页
        2. 创客教育的本质第26-27页
    (三) 从创客教育到创客空间第27-31页
        1. 创客空间的界定第27-29页
        2. 创客空间的特征第29-31页
二、中小学创客空间的教育价值第31-39页
    (一) 从知识导向走向创造导向:培养创新能力第31-34页
        1. 知识导向:知识的消费者第31-32页
        2. 创造导向:知识的创造者第32-34页
    (二) 从离身学习走向具身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第34-36页
        1. 主客二分视角下的离身学习第34-35页
        2. 关系本体视角下的具身学习第35-36页
    (三) 从分数评价走向人造物评价:拓宽评价范围第36-39页
        1. 量化评价:以结果为导向第37页
        2. 人造物评价: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第37-39页
三、中小学创客空间的现状调查第39-49页
    (一) 创客空间的建设标准第39-42页
        1. 创客空间的外部环境第39-40页
        2. 创客空间的内部建设第40-42页
    (二) 中小学创客空间的研究设计第42-45页
        1. D创客空间简介第42-43页
        2. 访谈设计第43-44页
        3. 访谈呈现第44-45页
    (三) 中小学创客空间的问题透视第45-49页
        1. 创客理念落后第45-46页
        2. 创客空间支持力度较低第46-47页
        3. 课程定位不清晰第47页
        4. 教师创客素养较低第47-48页
        5. 评价体系不完善第48-49页
四、中小学创客空间的建构策略第49-59页
    (一) 激活创造力:树立基于创造的创客理念第49-51页
        1. 知识观:在创造中获得知识第49-50页
        2. 学生观:创造是每位学生的本性第50-51页
        3. 教学观:开展基于学生创造的教学第51页
    (二) 构建新生态:重构创客空间环境第51-55页
        1. 物理环境:创造虚实结合的环境第52-53页
        2. 心理环境: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第53-54页
        3. 社会环境:构造交流合作的平台第54-55页
    (三) 整合资源:开展跨界式创客活动第55-59页
        1. 加强创客空间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第55-56页
        2. 完善创客教师的培训体系第56-57页
        3. 促进创客活动评价的多元化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评估标准研究
下一篇: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