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中生教育补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个案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4 研究概述 | 第11-17页 |
1.4.1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4.3 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15-17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2 研究工具的设计 | 第17-18页 |
2.3 样本的选择 | 第18页 |
2.4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18-20页 |
第3章 教育补习的基本情况描述 | 第20-39页 |
3.1 教育补习的规模 | 第20-24页 |
3.2 教育补习的科目 | 第24-25页 |
3.3 教育补习的强度 | 第25-28页 |
3.4 教育补习的支出 | 第28-30页 |
3.5 教育补习的形式 | 第30-32页 |
3.6 教育补习的效果与评价 | 第32-37页 |
3.6.1 补习的效果 | 第32-34页 |
3.6.2 教育补习的评价 | 第34-37页 |
3.7 教育补习的原因和动机 | 第37-39页 |
第4章 教育补习的影响因素 | 第39-47页 |
4.1 教育补习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4.2 教育补习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4.2.1 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4.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4.2.3 个案分析 | 第45-47页 |
第5章 教育补习的影响 | 第47-52页 |
5.1 教育补习对主流教育的影响 | 第47-49页 |
5.1.1 教育补习对主流教师的影响 | 第47-48页 |
5.1.2 教育补习对学生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 教育补习对社会的影响 | 第49-51页 |
5.2.1 教育补习对学生群体压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2 教育补习对社会平等的影响 | 第50页 |
5.2.3 教育补习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 教育补习对经济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2-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6.2 几点建议 | 第54-57页 |
6.3 研究局限 | 第57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