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车头蒙皮敷设阻尼与加筋复合结构减振效果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高速列车减振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外蒙皮筋板结构减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蒙皮筋板结构减振性能分析 | 第16-31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模型板振动响应分析 | 第16-19页 |
2.2.1 振动响应分析基础 | 第16-17页 |
2.2.2 高速列车工况分析 | 第17-18页 |
2.2.3 加速度振级计算 | 第18-19页 |
2.3 不同厚度、高度加筋模型板振动特性分析 | 第19-22页 |
2.3.1 筋板高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2 筋板厚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3 筋板厚高比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 不同形状加筋模型板振动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5 不同布置形式加筋模型板振动特性分析 | 第24-29页 |
2.5.1 不同布置方式的影响 | 第24-26页 |
2.5.2 不同间距的影响 | 第26-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阻尼结构材料及尺寸参数匹配分析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阻尼结构减振机理分析 | 第31-33页 |
3.2.1 自由阻尼 | 第31-32页 |
3.2.2 约束阻尼 | 第32页 |
3.2.3 自由阻尼与约束阻尼减振效果验证 | 第32-33页 |
3.3 阻尼参数匹配分析 | 第33-39页 |
3.3.1 阻尼参数匹配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3.3.2 阻尼材料的选择 | 第35-39页 |
3.4 阻尼参数匹配优化 | 第39-42页 |
3.4.1 剪切参数X | 第39-40页 |
3.4.2 刚度参数Y | 第40-42页 |
3.5 参数匹配有限元分析 | 第42-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约束阻尼不同敷设位置减振效果分析 | 第47-6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模态分析 | 第47-52页 |
4.2.1 模态分析基础 | 第47-49页 |
4.2.2 模态参与因子 | 第49页 |
4.2.3 模型板的模态分析及模态参与因子计算 | 第49-51页 |
4.2.4 阻尼敷设位置分析 | 第51-52页 |
4.3 模型板板块贡献量分析 | 第52-59页 |
4.3.1 板块贡献量分析理论 | 第52-53页 |
4.3.2 模型板板块贡献量分析 | 第53-57页 |
4.3.3 阻尼敷设位置分析 | 第57-59页 |
4.4 模态应变能分析 | 第59-64页 |
4.4.1 模态应变能分析基础 | 第59-60页 |
4.4.2 模型板的模态应变能分析 | 第60-62页 |
4.4.3 实验验证 | 第62-64页 |
4.5 约束阻尼连续性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车头蒙皮结构减振效果分析 | 第67-77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约束阻尼与加筋板结构综合减振效果分析 | 第67-73页 |
5.2.1 条形2加筋板 | 第67-69页 |
5.2.2 米字形加筋板 | 第69-71页 |
5.2.3 倒U形加筋板 | 第71-73页 |
5.3 高速列车司机室减振效果分析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