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劳动力论文

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0.1.1 研究目的第10页
        0.1.2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页
        0.1.3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0页
    0.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4页
        0.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2页
        0.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2-14页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页
    0.3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4-15页
        0.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0.3.2 研究框架第15页
    0.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5-16页
        0.4.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页
        0.4.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5-16页
1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第16-19页
    1.1 扭曲的定义第16页
    1.2 理论分析第16-19页
        1.2.1 比较优势理论基础第16-17页
        1.2.2 要素禀赋理论基础第17-18页
        1.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基础第18-19页
2 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现状与成因第19-26页
    2.1 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状况第19-23页
        2.1.1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第19-20页
        2.1.2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第20-22页
        2.1.3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第22-23页
    2.2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成因第23-26页
        2.2.1 我国的户籍制度第23页
        2.2.2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垄断第23-25页
        2.2.3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不平等现象第25-26页
3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出口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第26-34页
    3.1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第26页
    3.2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出口贸易的间接影响第26-34页
        3.2.1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第26-30页
        3.2.2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第30-32页
        3.2.3 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分析第32-34页
4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第34-41页
    4.1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度第34-37页
        4.1.1 测量模型及数据的选取第34-35页
        4.1.2 检测结果及结果分析第35-37页
    4.2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第37-41页
        4.2.1 变量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4.2.2 面板数据的检验第38-39页
        4.2.3 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及结果分析第39-41页
5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贸易利益的制约分析第41-46页
    5.1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分析第41-42页
    5.2 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的逆向转移第42-43页
        5.2.1 中国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第42页
        5.2.2 中国出口贸易的厂商结构第42页
        5.2.3 中国厂商出口贸易的价值构成第42-43页
    5.3 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的逆向转移的估算第43-46页
6 结论及对策建议第46-49页
    6.1 结论第46页
    6.2 对策建议第46-49页
        6.2.1 培育劳动力市场第46-48页
        6.2.2 培育出口竞争优势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道德移情能力及其培养
下一篇:加班制度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