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GONE理论的企业会计舞弊研究--以JH公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会计舞弊动因文献回顾第12-13页
        1.3.2 内部控制与会计舞弊文献回顾第13-14页
        1.3.3 会计舞弊手段识别文献回顾第14-15页
        1.3.4 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文献回顾第15-16页
        1.3.5 文献述评第16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4.2 研究内容第17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会计舞弊的定义第20页
    2.2 内部人控制理论第20-21页
    2.3 委托代理理论第21页
    2.4 Gone理论第21-24页
        2.4.1 贪婪(Greed)因子第22页
        2.4.2 机会(Opportunity)因子第22页
        2.4.3 需要(Need)因子第22-23页
        2.4.4 暴露(Exposure)因子第23-24页
3 JH公司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第24-30页
    3.1 JH公司概况第24-27页
        3.1.1 公司简介及其运营模式第24-25页
        3.1.2 JH公司股权结构第25页
        3.1.3 JH公司经营成果第25-27页
    3.2 JH公司会计舞弊事件概述第27-30页
        3.2.1 JH公司会计舞弊始末第27页
        3.2.2 证监会对该事件的处罚第27-30页
4 JH公司会计舞弊手段第30-36页
    4.1 虚增收入第30-32页
        4.1.1 虚增服务费收入第30-31页
        4.1.2 虚增贸易收入第31-32页
    4.2 伪造“真实”资金流,构建资金循环第32页
    4.3 虚构银行存款第32-33页
    4.4 未披露重大事项第33-36页
5 基于GONE理论的JH公司会计舞弊动因第36-46页
    5.1 贪婪(Greed)因子分析第36页
    5.2 机会(Opportunity)因子分析第36-42页
        5.2.1 JH公司股权集中,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第36-38页
        5.2.2 JH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权责分配不合理第38-39页
        5.2.3 中介机构与鞍重股份,助推“忽悠式”重组第39-41页
        5.2.4 外部监管不严格第41-42页
    5.3 需要(Need)因子分析第42-43页
        5.3.1 满足集团融资需要,增加行业竞争力第42页
        5.3.2 公司高层受利益驱使第42-43页
        5.3.3 重组上市需要第43页
    5.4 暴露(Exposure)因子分析第43-46页
        5.4.1 企业造假隐蔽性高,真假混杂第43-44页
        5.4.2 惩罚力度小,舞弊收益高于成本第44-46页
6 基于GONE理论的企业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第46-54页
    6.1 降低贪婪因子影响,完善道德环境第46页
        6.1.1 加强对公司高层的信仰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第46页
        6.1.2 加强对公司基层职工的职业道德培训第46页
    6.2 减少会计舞弊机会第46-49页
        6.2.1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提高执行力第46-47页
        6.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47-48页
        6.2.3 提高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与职业道德第48页
        6.2.4 加强外部监管体系对企业财务的监管第48-49页
    6.3 减少会计舞弊的不良需要第49-50页
        6.3.1 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第49-50页
        6.3.2 制定有效的企业经营战略,降低不良的个人与组织需要第50页
    6.4 增加会计舞弊暴露风险,加大惩罚力度第50-54页
        6.4.1 提高审计机构独立性,实施财务报告保险制度第50-51页
        6.4.2 增加会计舞弊违规成本,使成本大于违规收益第51-54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7.1 研究结论第54-55页
    7.2 未来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舞弊三角论X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