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舞弊三角论X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财务舞弊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6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舞弊三角理论内涵 | 第18-20页 |
2.2 其他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冰山理论 | 第20页 |
2.2.2 GONE理论 | 第20-21页 |
2.2.3 风险因子理论 | 第21-22页 |
3 X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介绍 | 第22-28页 |
3.1 X公司舞弊事件回顾 | 第22页 |
3.2 X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法分析 | 第22-28页 |
3.2.1 掩盖风险未转让事实,提前确认收入 | 第23-24页 |
3.2.2 假借宣传利用合同协议,虚假增加利润 | 第24-25页 |
3.2.3 提前确认购买日,多计合并收入 | 第25-26页 |
3.2.4 错位确认年终奖,少计成本费用 | 第26-28页 |
4 基于舞弊三角论的财务舞弊分析 | 第28-42页 |
4.1 X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分析——动机 | 第28-36页 |
4.1.1 战略失误,引发经营风险 | 第28-30页 |
4.1.2 上一年度亏损,身陷退市旋涡 | 第30-32页 |
4.1.3 上市成本巨大,还未充分享受上市红利 | 第32-34页 |
4.1.4 股票尚处限售期,避免财富缩水 | 第34-36页 |
4.2 X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分析——机会 | 第36-40页 |
4.2.1 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36-37页 |
4.2.2 独立董事制度失效 | 第37-38页 |
4.2.3 监事会监督职能失效 | 第38页 |
4.2.4 外部审计失职 | 第38-40页 |
4.3 X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分析——借口 | 第40-41页 |
4.4 案例小结 | 第41-42页 |
5 基于舞弊三角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与对策 | 第42-48页 |
5.1 抑制舞弊动机 | 第42-43页 |
5.1.1 制定适宜的企业战略 | 第42页 |
5.1.2 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 | 第42页 |
5.1.3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法律约束 | 第42-43页 |
5.2 填堵舞弊机会 | 第43-45页 |
5.2.1 加强内部治理机制 | 第43-44页 |
5.2.2 提高外部审计质量 | 第44-45页 |
5.3 消除舞弊借口 | 第45-48页 |
5.3.1 建设企业文化制度 | 第45-46页 |
5.3.2 建设社会信用制度 | 第46-48页 |
6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第48-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