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车贴语中修辞格的运用与功能探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一、 课题来源第10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4页
第二章 车贴语中修辞格的具体运用和分析第14-24页
 一、 夸张的运用第14-16页
  (一) 夸张的非常规特点第14-16页
  (二) 夸张真实性的体现第16页
 二、 对偶的运用第16-18页
  (一) 从形式上看车贴语中的对偶修辞格第16-17页
  (二) 从文化角度看车贴中的对偶修辞格第17-18页
 三、 仿拟的运用第18-19页
  (一) 仿拟的新奇性第18页
  (二) 仿拟的灵活性第18-19页
 四、 双关的运用第19-21页
  (一) 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的运用第19-20页
  (二) 双关语义内涵的具体体现第20-21页
 五、 比喻的运用第21-22页
  (一) 比喻的联想性第21-22页
  (二) 比喻的形象生动性第22页
 六、 回文的运用第22-24页
第三章 车贴语修辞格的使用和语用学理论的关系第24-34页
 一、 车贴语中修辞格的运用和交际方式的关系第24-26页
  (一) 单刀直入的直陈第24-25页
  (二) 旁敲侧击的委婉第25页
  (三) 曲折迂回的表达第25-26页
  (四) 慷慨陈词的发挥第26页
 二、 车贴语修辞格的使用和语用原则的关系第26-34页
  (一) 车贴语修辞格的使用与合作原则的结合第26-27页
  (二) 车贴语修辞格的使用和礼貌原则的结合第27-30页
  (三) 车贴语使用修辞格与会话含义的关系第30-31页
  (四) 车贴语和间接言语行为的关系第31页
  (五) 用动态理论看车贴语中的修辞格第31-34页
第四章 修辞格在车贴语中的功能和作用第34-46页
 一、 审美功能第34-37页
  (一) 真实是审美基础第34-35页
  (二) 含蓄产生蕴藉美第35-36页
  (三) 语言形式的新奇美第36页
  (四) 和谐产生韵律美第36-37页
 二、 车贴语的提示功能第37-40页
  (一) 车贴语的警示功能第37-38页
  (二) 车贴语对驾驶者的劝诫功效第38-39页
  (三) 阅读者对车贴语提示功能的理解第39-40页
  (四)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劝诫功能第40页
 三、 其他社会功效第40-42页
  (一) 提高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第41页
  (二) 反映当代社会存在的某些不良风气第41-42页
 四、 车贴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其规范的展望第42-46页
  (一) 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二) 对存在的问题规划展望第43-46页
结语第46-48页
后记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有一种……叫(做)……”构式的范畴化研究
下一篇:非语言符号在舞台朗诵中的影响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