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26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9-11页 |
(一) 深度学习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现实所需 | 第9-10页 |
(二) 深度学习与幼儿学会学习的发展诉求高度契合 | 第10页 |
(三) 区域活动实施中忽视幼儿的深度学习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一) 国内外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 | 第11-17页 |
(二) 国内外关于区域活动的研究 | 第17-20页 |
(三)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简评 | 第20-2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23-24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24页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一章 深度学习和区域活动概述 | 第26-41页 |
一、深度学习概述 | 第26-33页 |
(一) 深度学习的内涵 | 第26-29页 |
(二) 深度学习的一般性特征 | 第29-33页 |
二、区域活动概述 | 第33-35页 |
(一) 区域活动的内涵 | 第33-34页 |
(二) 区域活动的特征 | 第34-35页 |
三、区域活动与深度学习 | 第35-41页 |
(一) 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具体表征 | 第35-39页 |
(二) 区域活动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二章 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52页 |
一、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一) 主动性探索显不足 | 第41-42页 |
(二) 批判性思考尚欠缺 | 第42-43页 |
(三) 知识建构能力较薄弱 | 第43-44页 |
(四) 学以致用难落实 | 第44页 |
(五) 元认知运用较困难 | 第44-45页 |
二、区域活动中阻碍幼儿深度学习的原因 | 第45-52页 |
(一) 区域活动时间难保证 | 第46页 |
(二) 区域环境创设模式化 | 第46-47页 |
(三) 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 | 第47-48页 |
(四) 活动评价被忽视 | 第48-50页 |
(五) 师幼互动显空泛 | 第50页 |
(六) 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区域活动中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 第52-62页 |
一、深度学习的支撑:学习环境的创设 | 第52-54页 |
(一) 创设真实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情境 | 第52-53页 |
(二) 构建广泛参与的学习共同体 | 第53-54页 |
二、深度学习的基础:幼儿中心与教师指导 | 第54-56页 |
(一) 以幼儿为中心,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时间 | 第55页 |
(二) 间接指导: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活动 | 第55-56页 |
三、深度学习的路径:幼儿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 | 第56-58页 |
(一) 激发幼儿内在动机 | 第56-57页 |
(二) 加强幼儿新旧知识联系,促进知识建构 | 第57-58页 |
四、深度学习的旨归:幼儿深度学习素养的培育 | 第58-60页 |
(一)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现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 第58-59页 |
(二) 引导幼儿自我反思,发展元认知能力 | 第59-60页 |
五、深度学习的保障:对幼儿学习的反馈与评价 | 第60-62页 |
(一) 评价贯穿幼儿活动的始终 | 第60-61页 |
(二) 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发展性评价作为主要方式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注释 | 第64-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一、著作类 | 第72-73页 |
二、期刊论文类 | 第73-80页 |
三、硕博论文类 | 第80-81页 |
四、政策文件类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