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分段滑移式摩擦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第12-13页
    1.3 桥梁减隔震技术研究概述第13-14页
    1.4 滑移隔震支座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支座结构原理及静态分析第17-27页
    2.1 新型支座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7-18页
        2.1.1 新型支座结构组成第17页
        2.1.2 新型支座工作原理第17-18页
    2.2 支座静态有限元分析第18-26页
        2.2.1 前处理过程第19-20页
        2.2.2 刚性支承下分析结果第20-23页
        2.2.3 弹性支承下分析结果第23-25页
        2.2.4 滑板弹性模量对应力幅值的影响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支座水平方向力-位移理论模型研究第27-39页
    3.1 支座模型假定条件第27页
    3.2 支座单向加载理论分析第27-29页
        3.2.1 单向加载理论模型第27-28页
        3.2.2 单向加载力-位移曲线第28-29页
    3.3 支座循环加载理论分析第29-32页
        3.3.1 循环加载力学模型第29-30页
        3.3.2 体系a正向卸载及逆向加载第30页
        3.3.3 体系b正向卸载及逆向加载第30-31页
        3.3.4 整体正向卸载及逆向加载第31页
        3.3.5 整体循环加载时力-位移曲线第31-32页
    3.4 支座水平回复力分析第32-36页
        3.4.1 单元1水平回复力第32页
        3.4.2 单元2水平回复力第32-36页
    3.5 2种支座等效线性化参数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支座滞回特性验证及简谐振动分析第39-53页
    4.1 新支座动态分析模型第39-41页
    4.2 新支座滞回特性研究第41-47页
        4.2.1 支座拟静力加载第41-42页
        4.2.2 滞回曲线对比验证第42-43页
        4.2.3 支座参数对滞回特性的影响第43-47页
    4.3 2种支座滞回特性对比第47-49页
    4.4 新型支座水平向简谐振动分析第49-52页
        4.4.1 简谐波特征参数选择第49页
        4.4.2 支座简谐振动下动态性能分析第49-50页
        4.4.3 支座参数对简谐振动结果的影响第50-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支座地震随机响应分析第53-66页
    5.1 地震波选取及调整第53-54页
        5.1.1 地震波选取第53-54页
        5.1.2 地震波调整方法第54页
    5.2 位移响应结果及分析第54-59页
        5.2.1 不同地震波烈度时位移响应第55-56页
        5.2.2 不同拨叉间隙量时位移响应第56-57页
        5.2.3 不同摩擦系数时位移响应第57-59页
    5.3 加速度响应结果及分析第59-62页
        5.3.1 不同拨叉间隙量时加速度响应第59-61页
        5.3.2 不同摩擦系数时加速度响应第61-62页
    5.4 耗能量响应结果及分析第62-63页
    5.5 2种支座动态性能对比第63-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号交叉口直行待行区的设置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点对多点开行模式的定制公交线路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