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10页
1 引论第10-18页
    1.1 运算技能教学评价争议引发的思考第10-12页
        1.1.1 “9+几”教学片段及评价冲突第10-11页
        1.1.2 “9+几”教学改进思路及深度思考第11-12页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12-15页
        1.2.1 有助于落实双基教学目标第13-14页
        1.2.2 有助于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第14页
        1.2.3 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第14页
        1.2.4 有助于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第14-15页
        1.2.5 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第15页
    1.3 研究问题第15页
    1.4 研究框架第15-18页
2 运算技能研究述评第18-30页
    2.1 心理学方面的相关文献第18-23页
        2.1.1 智力技能基本特征及形成过程第18-22页
        2.1.2 对运算技能教学的启示第22-23页
    2.2 教育学方面的相关文献第23-26页
        2.2.1 多元表征理论第23-24页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4页
        2.2.3 联结理论第24-25页
        2.2.4 建构主义第25页
        2.2.5 现象学第25-26页
    2.3 数学教育方面的相关文献第26-30页
        2.3.1 运算技能研究概述第26-27页
        2.3.2 传统运算技能教学对运算技能教学的影响第27-30页
3 研究设计和方法第30-32页
    3.1 研究过程第30-31页
    3.2 研究方法第31-32页
4 运算技能教学问题第32-38页
    4.1 运算技能教学目标分析第33-34页
        4.1.1 从单节课看,目标缺乏多元性第33-34页
        4.1.2 从系列课看,目标缺乏递进性第34页
        4.1.3 从异类课看,目标缺乏联系性第34页
    4.2 运算技能教学结果分析第34-36页
        4.2.1 从单节课看,内容单薄,学习少增量第34-35页
        4.2.2 从系列课看,形式单一,学习热情低第35页
        4.2.3 从基础课看,起点划一,学生慢发展第35-36页
    4.3 学生运算技能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38页
        4.3.1 受思维定式影响第36页
        4.3.2 受不当感知影响第36页
        4.3.3 受信息错漏影响第36页
        4.3.4 受情绪波动影响第36-37页
        4.3.5 受特殊信息影响第37页
        4.3.6 受算理不明影响第37-38页
5 运算技能教学案例研究第38-50页
    5.1 创设情境,运用直观理解抽象算理第38-41页
    5.2 注重联系,促使运算技能有效迁移第41-45页
    5.3 强化思想,提升运算技能学习价值第45-50页
6 运算技能教学策略第50-70页
    6.1 宏观:注重运算内容的整体性第50-54页
        6.1.1 纵向研究,促进相同运算技能的迁移第50-52页
        6.1.2 横向研究,沟通不同运算技能的联系第52-53页
        6.1.3 纵横交错,构建运算技能教学的体系第53-54页
    6.2 中观:重视算法算理的互促性第54-61页
        6.2.1 以算法促算理——借助直观理解抽象第55-57页
        6.2.2 以算理统算法——借助一般统整特殊第57-58页
        6.2.3 融算法和算理——借助融合促进建构第58-59页
        6.2.4 以过程促结果——借助经验促进建构第59-61页
    6.3 微观:理清运算技能的层次性第61-66页
        6.3.1 借助实物,进行动作性学习第62-63页
        6.3.2 借助图示,进行映像性学习第63-65页
        6.3.3 借助符号,进行抽象性学习第65-66页
    6.4 关键:凸显动作心智的关联性第66-70页
        6.4.1 逐步抽象,从实物操作转向概念操作第66-67页
        6.4.2 注重简缩,从原生操作走向简约操作第67页
        6.4.3 关注结构,从操作行为转向思维关系第67-70页
7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个人简历第76-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幼儿家长评价的家园合作现状研究--以泉州市****幼儿园为例
下一篇:基于多元表征理论的空间向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