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0页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2页 |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主体参与 | 第12-16页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1.主体 | 第12-13页 |
2.参与 | 第13页 |
3.教学有效性 | 第13-14页 |
(二)初中生心理特点与主体参与教学 | 第14-15页 |
1.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 第14页 |
2.“成人感”日益明显 | 第14页 |
3.思维能力明显发展 | 第14页 |
4.情感丰富且不稳定 | 第14-15页 |
(三)初中语文教学主体参与的价值 | 第15-16页 |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 第15页 |
2.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 第15页 |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第15页 |
4.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第15-16页 |
二、初中语文教学主体参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 | 第16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17页 |
(四)后现代课程观 | 第17-18页 |
三、初中语文教学主体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7页 |
(一)初中语文教学主体参与的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1.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调查研究 | 第18-19页 |
2.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3.教师在主体参与教学中的基本状况分析 | 第23-24页 |
(二)初中语文主体参与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1.教师因素 | 第24-25页 |
2.学生因素 | 第25-26页 |
3.教学环境因素 | 第26-27页 |
四、初中语文主体参与的维度及有效性原则 | 第27-30页 |
(一)初中语文主体参与的维度划分 | 第27-28页 |
1.教学目标结构维度 | 第27页 |
2.教学内容结构维度 | 第27-28页 |
3.教学参与结构维度 | 第28页 |
4.教学管理结构维度 | 第28页 |
(二)初中语文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原则 | 第28-30页 |
1.发展性 | 第28-29页 |
2.主体性 | 第29页 |
3.开放性 | 第29页 |
4.民主性 | 第29页 |
5.整体性 | 第29-30页 |
6.差异性 | 第30页 |
五、初中语文教学主体参与的有效策略 | 第30-39页 |
(一)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 第30-32页 |
1.精心设计导语 | 第30-31页 |
2.重视目标的导向与激励 | 第31页 |
3.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 第31-32页 |
(二)创建学生参与机制 | 第32-34页 |
1.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 | 第32页 |
2.创造信任尊重的课堂 | 第32页 |
3.创造满足需要的课堂 | 第32-33页 |
4.创造自由公平的课堂 | 第33-34页 |
5.创造差异分层的课堂 | 第34页 |
(三)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 第34-36页 |
1.反复涵咏,形成情感体验 | 第34页 |
2.引入情境,诱发情感体验 | 第34-35页 |
3.师生对话,提升情感体验 | 第35页 |
4.课外拓展,实践情感体验 | 第35-36页 |
(四)挖掘教材美育因素 | 第36-37页 |
1.加强朗读训练,领略语言的音乐美 | 第36页 |
2.调动学生想象力,感受画面美 | 第36页 |
3.披文入情,领悟情操美 | 第36-37页 |
4.斟酌词句,欣赏语言美 | 第37页 |
(五)深入文本自主探究 | 第37-39页 |
1.巧设探究话题,启发探究思路 | 第37页 |
2.指导探究方法,实现科学探究 | 第37-38页 |
3.拓展探究空间,深化探究成效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