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的诱发因素识别 | 第21-32页 |
2.1 危机事件概述 | 第21-22页 |
2.1.1 危机事件的内涵 | 第21页 |
2.1.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诱发因素分析 | 第22-31页 |
2.2.1 扎根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2.2.2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 | 第23-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SEM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诱发因素关系分析 | 第32-46页 |
3.1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理论 | 第32-34页 |
3.1.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 | 第32页 |
3.1.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 第32-33页 |
3.1.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分析过程 | 第33-34页 |
3.2 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构建 | 第34-37页 |
3.3 研究对象与量表设计 | 第37-40页 |
3.3.1 研究样本 | 第37-38页 |
3.3.2 研究量表 | 第38-40页 |
3.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0-45页 |
3.4.1 模型验证及修正 | 第40-43页 |
3.4.2 因素间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3.4.3 路径分析 | 第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诱发机理及治理策略 | 第46-64页 |
4.1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的诱发机理分析 | 第46-51页 |
4.1.1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诱发因素的分类 | 第46-48页 |
4.1.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诱发机理分析 | 第48-51页 |
4.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诱发因素灵敏度仿真分析 | 第51-59页 |
4.2.1 模型假设 | 第51页 |
4.2.2 主体及属性描述 | 第51-53页 |
4.2.3 交互规则 | 第53-55页 |
4.2.4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4.2.5 “媒体促进”和“发展程度”的正向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4.2.6 “媒体促进”和“发展程度”的负向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4.3 社会化媒体环境中危机事件控制的策略建议 | 第59-61页 |
4.3.1 加强媒体监管——“媒体促进”因素 | 第60页 |
4.3.2 注重组织文化的建设——“个人成长”、“成员能力素质”因素 | 第60页 |
4.3.3 提高组织内部管理水平——“组织管理”因素 | 第60-61页 |
4.3.4 加强外部公关——“组织公关”因素 | 第61页 |
4.3.5 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发展程度”因素 | 第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