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汉语中虚化动词做补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以“透”“死”“掉”“住”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缘起及目的第10页
    1.2 研究对象第10-11页
    1.3 研究综述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页
    1.5 语料来源第12-13页
        1.5.1 词典第12页
        1.5.2 语料库第12页
        1.5.3 百度搜索第12-13页
2 虚化动词 “透” “死” “掉” “住”做补语第13-33页
    2.1 虚化动词 “透”做补语第13-19页
        2.1.1 “透”的虚化过程第13-14页
        2.1.2 “透”做补语的构成形式第14-17页
        2.1.3 “透”做补语的语法特点第17-19页
    2.2 虚化动词 “死”做补语第19-23页
        2.2.1 “死”的虚化过程第19-20页
        2.2.2 “死”做补语的构成形式第20-22页
        2.2.3 “死”做补语的特点第22-23页
    2.3 虚化动词 “掉”做补语第23-27页
        2.3.1 “掉”的虚化过程第23-24页
        2.3.2 “掉”做补语的构成形式第24-27页
        2.3.3 “掉”做补语的特点第27页
    2.4 虚化动词 “住”做补语第27-33页
        2.4.1 “住”的虚化过程第27-28页
        2.4.2 “住”做补语的构成形式第28-31页
        2.4.3 “住”做补语的语法特点第31-33页
3 “透” “死” “掉” “住”做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第33-42页
    3.1 “透” “死” “掉” “住”做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分布第33-36页
        3.1.1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分布第33-35页
        3.1.2 “透” “死” “掉” “住”在《发展汉语》综合课本中的出现情况第35-36页
    3.2 虚化动词做补语的教学方法第36-42页
        3.2.1 教学内容安排第37-40页
        3.2.2 听说能力的训练第40-41页
        3.2.3 读写能力的培养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詹姆斯的宗教皈依思想
下一篇:“诚”与《论语》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