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0.1.1 国际背景 | 第10页 |
0.1.2 国内背景 | 第10-11页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0.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0.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0.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0.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0.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0.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0.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1 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6-22页 |
1.1 养老金会计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 第16页 |
1.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前提 | 第16-17页 |
1.3 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目标 | 第17-18页 |
1.4 企业养老金计划的确认 | 第18-19页 |
1.5 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确认 | 第19页 |
1.5.1 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确认基础 | 第19页 |
1.5.2 企业养老金会计要素的确认 | 第19页 |
1.6 企业养老金会计的计量 | 第19-20页 |
1.6.1 精算假设 | 第19-20页 |
1.6.2 精算估价方法的选择 | 第20页 |
1.7 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 | 第20-22页 |
1.7.1 养老金会计信息的表内列报 | 第20页 |
1.7.2 养老金会计信息的表外披露 | 第20-22页 |
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现状 | 第22-39页 |
2.1 我国养老金会计核算的相关准则现状 | 第22-23页 |
2.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会计处理现状 | 第23-29页 |
2.2.1 设定提存计划的确认与计量 | 第24页 |
2.2.2 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与计量 | 第24-25页 |
2.2.3 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养老金会计业务处理现状的案例分析 | 第25-29页 |
2.3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第29-31页 |
2.4 我国企业养老金计划应用现状 | 第31-39页 |
2.4.1 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养老金会计应用现状 | 第32页 |
2.4.2 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养老金会计应用现状 | 第32-39页 |
3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3.1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3.1.1 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缺乏理论指导 | 第39-40页 |
3.1.2 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存在不确定性 | 第40-41页 |
3.1.3 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3.1.4 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42-43页 |
3.1.5 缺乏精算力量的支撑 | 第43页 |
3.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3.2.1 养老保险法制建设的滞后性 | 第44页 |
3.2.2 养老金会计准则和相关体系不完善 | 第44-45页 |
3.2.3 养老金费用在处理过程中存在差异 | 第45页 |
3.2.4 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没有统一规定 | 第45页 |
3.2.5 精算师的培养难度大 | 第45-47页 |
4 完善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对策 | 第47-51页 |
4.1 完善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理论基础 | 第47-48页 |
4.1.1 企业养老金会计目标的确认 | 第47页 |
4.1.2 补充企业养老金会计报告 | 第47-48页 |
4.2 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相关准则 | 第48页 |
4.2.1 改进设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的具体规范 | 第48页 |
4.2.2 改进离职后福利准则的涵盖内容 | 第48页 |
4.3 完善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 | 第48-50页 |
4.3.1 明确企业养老金会计确认基础 | 第48-49页 |
4.3.2 确定企业养老金会计计量属性 | 第49页 |
4.3.3 充分披露企业养老金会计信息 | 第49-50页 |
4.4 提高企业精算师团队力量 | 第50-5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