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2页 |
第1章 初中义务教育公平性政策概述 | 第12-17页 |
1.1 初中义务教育公平的涵义 | 第12-14页 |
1.1.1 教育目标与起点公平 | 第12-13页 |
1.1.2 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公平 | 第13-14页 |
1.2 初中义务教育公共政策概论 | 第14-17页 |
1.2.1 教育公共政策的含义 | 第14页 |
1.2.2 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功能 | 第14-15页 |
1.2.3 教育公共政策的励强扶弱功能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初中义务教育公平政策的沿革与现状 | 第17-26页 |
2.1. 初中义务教育公平政策沿革 | 第17-20页 |
2.1.1 非均衡发展政策阶段(20 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 第17-18页 |
2.1.2 各区域教育政策碎片化发展阶段 (20 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 第18-19页 |
2.1.3 教育公平发展政策阶段(自 21 世纪初期以来) | 第19-20页 |
2.2 县域初中义务教育公平政策的现状 | 第20-26页 |
2.2.1 实证分析:M市初中义务教育的基本做法 | 第20-22页 |
2.2.2 校际差异产生的不公平现象 | 第22-23页 |
2.2.3 造成初中不公平教育现象的公共政策原因 | 第23-26页 |
第3章 完善初中义务教育公平性公共政策的建议 | 第26-36页 |
3.1 完善初中义务教育公平化财政资金分配政策 | 第26-29页 |
3.1.1 构建分级负担的初中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 第26-27页 |
3.1.2 基于教育绩效的财政扶持政策 | 第27-28页 |
3.1.3 完善对教育财政支出的监管政策 | 第28-29页 |
3.2 完善初中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 第29-32页 |
3.2.1 构建初中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和整合机制 | 第29-30页 |
3.2.2 落实尊师重教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 第30-31页 |
3.2.3 重视县域农村初中义务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 | 第31-32页 |
3.3 初中义务教育公平性公共政策的保障体系 | 第32-36页 |
3.3.1 对初中义务教育公平性政策的法律保障 | 第32-34页 |
3.3.2 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